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方式

2020-11-09李亚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指导挑战

李亚峰

摘要: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 然而当前的就业形态和结构、创业内容和方向均发生了变化, 给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本文首先论述当前社会在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域的新政策、新动力及新产业, 然后讨论了如何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新理念、新手段、新形式。

关键词:高校; 就业创业; 指导; 挑战;

一、新现象新的冲击

(一) 新政策新动力

2018年9月18日, 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要求创新机制, 更大程度上撬动市场和社会力量, 继续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新政的不断出台, 搅动着就业创业氛围日新月变, 对如何迎时应事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 互联网络发展迅速

2019年2月28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 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达26.8%.这个年龄区间正涵盖着当前在校的90后大学生范围。作为一代网络原住民, 大学生获得信息、开展学习、丰富生活的方式已经与从前大有不同, 原有的指导形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行为习惯。互联网络的发展, 创建了全新的高校教育新环境, 塑造了拥有全新面貌的大学生, 也冲击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 新产业业态勃发

“互联网+”“共享”“新零售”“网约车”“独角兽企业”等新概念层出不穷,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區块链、生物技术、5G等新科学技术不断涌现, 催生出了全新的社会形态。传统行业受到极大冲击的同时也开展了自我升级, 尤其是教育行业。慕课形式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典型代表, 已经被广泛传播并接受。“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形式远比传统教育形式丰富的多, 并且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教与学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受众提供了多重获取信息的方法。因此,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所要适应的业态形式越来越多样,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亟待教育者的学习转变以及指导工作的升级改造。

三、新时代新要求

(一) 充分运用政策

高校应抓好政策在高校的生根落地, 发挥高校教师的智囊团作用, 加强政策解读, 充分运用学生宣传阵地, 多形式、多渠道让更多学生了解创业就业政策, 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同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打通高校内各部门的合作通道, 完成政策共享、信息互通, 并能够根据政府最新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 及时修订本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 促进本校的就业创业工作打开新格局, 符合新要求。

(二)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以国家政策、行业动态、社会资源、学校服务、实际案例、个性咨询等为核心内容的信息服务体系, 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 拓展线上服务阵地。同时, 设立就业创业咨询热线或咨询工作室, 发布就业创业短信, 建立信息宣传栏, 将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同时也“随处可见”化, 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获得所需信息, 解决自身在就业创业中的问题。

(三) 推开个性化指导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事宜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尤其是在就业选择多样化、创业渠道多元化的形势下, 传统教育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的集体模式已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其指导所产生的效果越发不明显。所以, 了解学生就业创业的真实需求, 据此进行个性化指导, 尽可能帮助学生发挥出潜能, 才是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价值所在。

(四) 升级师资团队

高校指导教师应向专业化和高素质升级, 可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前沿理论的学习交流, 同时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 增强指导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其次, 聘请行业能手、创业前辈、专家学者等校外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促成教师队伍多元化, 真正让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者具备跨界综合的能力, 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效果。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我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发展迅速, 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就业工作者要全面认识新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不断满足新环境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吉晶。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1) :141.

[2]李波, 毛宇飞。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 2017, 35 (3) :41-44.

[3]蒲娜。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其优化举措[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 (2) :97+99.

[4]王素芳。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6 (11) :143-144.

[5]张之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指导挑战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