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的高职教师发展研究

2020-11-09康贤刚陈琴吴瑕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自媒体职业教育

康贤刚 陈琴 吴瑕

摘要:自媒体俨然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育领域,它的出现改变了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自媒体时代给高职教师的发展提出了下列新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传统角色的转型与重塑;具备教育数据分析的能力;坚守职业道德。

关键词:自媒体;职业教育;高职教师

纵观历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技术革新。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联系和作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1]在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当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需要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产生作用与联系,而有效沟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行信息的传递,这一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自媒体及其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自媒体”的概念在21世纪初传入我国,同期一并出现的还有博客,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到了2011年,伴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信息开始经由自媒体进行传播。经过多年发展,自媒体俨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它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英文名称We Media,如前所述,是随着博客兴起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当前对它的理解有多种界定。如美国学者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自己的专著《自媒体:民有民享的草根新闻》(WE THE MEDIA:GRASSROOTS GOURNLISM , BY THE PEOPLE , FOR THE PEOPLE)中率先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指出“自媒体就是以博客、播客、维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为载体的个人媒体的统称”。[2]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发布了全球首份关于自媒体的专题研究报告——《自媒体:大众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新闻和信息》,作者是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该报告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使自己与全球知识体系相关联,从而提供与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3]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属于新媒体,自2003年出现以来,一直以一种神奇的速度在演化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其中,自媒体逐渐介入到全球各个领域和行业之中,衍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微商),催生了网红经济等现象级产业。与以往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自媒体有着鲜明的特征,值得关注。

首先,自媒体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具有个体化和大众化特征。传统媒体和早期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者均是以特定社会阶层和群体为主,如行业精英、知识分子等。早期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是以门户网站为源头,这一方式仅仅只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载体,信息的生产者没有本质变化。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早期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处于主导地位,信息的传播态势自上而下,具有明显的层级性。

在自媒体出现之前,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单向性的,从信息的发出端到信息的接收端呈直线型,往往是不可逆的;而在自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身份,无数个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以自身为中心,瞬时向公众或特定群体发布信息,由此信息的传播态势不再是单向的,而是转变为多向传播。

与此同时,这种对信息处理的高度自主性也带来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随意性。在自媒体平台,任何个体都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相对宽松和隐蔽的网络环境会降低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感,使得信息的接收端和發出端都具有随意性的特征。

二、自媒体环境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自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信息和知识走向了共生共融,作为社会构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必然也会受到深刻影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育为主,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新了社会观念,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代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同于以往,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教育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它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中的基本规格是共同的,它包括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7]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教学,而是在侧重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兼顾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应该以人为本。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需要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8]。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的发展和如何做人的教育等。

由此可以看出,以往高职教育目标比较集中和单一,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对学校教育还是持尊崇态度。但随着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利,个体能够接触到的外部信息越来越丰富,学生可以从自媒体和网络社区等平台获取大量信息和学习资源,有的甚至比当前学校教授的知识更及时更精深,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只注重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转变为培养健康健全的个体。

(二)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主要指各种教育工具、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9]传统的教育手段相对单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引入了新的工具,教育手段逐渐丰富起来。合理应用这些新工具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拓展教育时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方式都更为便利,高职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如网络远程教育学习、网络社群学习等,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得到了发展和改进,如在组织结构上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自媒体时代高职教师的发展模式研究

自媒体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高度自主性、分散性、多元化等特征,这些自媒体独有的特点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高职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0]自媒体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媒介,因此,高职教师努力提升自我媒介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媒体素养,高职教师才能正确处理来源于自媒体的海量信息;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媒体素养,高职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

简而言之,媒介素养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一般信息处理行为,更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判断辨别能力和对信息内容的接受理解能力,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自媒体时代,任何社会个体都能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由此产生的信息数量极其庞大,而内容也包罗万象,既有个人的私事、小事,也有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国际大事。对于信息发出主体而言,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加上自媒体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存疑;特别地,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对个人、对国家形象有损的带有侮辱性质的不实信息,造成网络舆论,对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面对这样复杂的网络环境,高职教师必须要具备信息的筛选、甄别能力,并依此判断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教育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0]高职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媒体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高职学生所处阶段正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简单,知识结构还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多方因素导致他们对接收到的网络信息缺乏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加之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容易被个人情绪和他人言论诱导,造成思想上的认知偏差,甚或导致不良的行为偏差。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体现自身良好媒介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向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以此来培养学生面对自媒体信息时的理性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具备教育数据分析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传统课堂都是以统一讲授、集体示范为主,教学评价和过程反馈大多通过考核或考试得到。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学习风格、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应该是个性化的。但传统课堂由于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当然也不能及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學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整,而课程结束后的分析并不能精准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得到的结果也不够详细和精确,对后续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有限。

自媒体时代不可忽视的还有一点,就是大数据。无数的信息产生无数的数据,有目的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就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借助自媒体平台,高职教师可以动态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与学生互动,每一次作业完成情况,每一次反馈,每一次评价都可以实时获得,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都被如实地记录下来,成为宝贵的原始资料。

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师的教学经验会愈加丰富,积累的教学数据也会不断增加。数据是客观的,但数据的来源是学生,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主观原因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数据分析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始教育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力求客观精准的分析结果,从而对教育教学进行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相德宝.自媒体时代的中国对外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11( 6) : 98-101.

[3] 司忠业,陈荣武.自媒体时代与青年文化“快消”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 2012( 5) : 9 - 11.

[4] 喻国民.全民 DIY :第三代网络盈利模式[ J].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006 , (2).

[5] 夏德元.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75-76.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自媒体职业教育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