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立德 绿色育人

2020-11-09邹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精神

邹洁

摘要: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原名汇川区上海路学校,始筹建于2008年,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9月更名为遵义市第十九中学。2016年7月搬迁至遵义市澳门路(原遵义五中校址),现有42个教学班,2001名学生。建校九年多来,我校始终秉承“成人为先、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争创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学校为办学愿景,以“雅文化”为办学主线,以“三雅”——学校优雅、教师儒雅、学生高雅为工作目标。凝练了“正德厚生,求美求真”的校训,“同心同德,励精更始”的学校精神,“团结协作,能拼善搏”的教师精神,“脚踏实地,奋发蹈厉”的学生精神。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 精神

建校九年多来,学校先后荣获了贵州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文明校园、遵义市十佳文明校园、遵义市先进学校等省、市、区各级荣誉100余次。

学校在连续七年中考中,所有学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荣获遵义市第一。下面,我就我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作介绍如下。

一、“红色”立德,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为主线,开展了“传承长征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

1.充分利用我校身处红色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优势,利用好遵义城乡规划馆、遵义市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并最大限度发挥其强大的教育功能,形成开放课堂。把学生的“人生规划”课程迁移到遵义城乡规划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传承长征精神,弘扬爱党爱国的情怀,利用遵义娄山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把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迁移到遵义娄山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基地,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拓展活动,用长征精神激励青春飞扬。

二、“绿色”育人,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始终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立校”,利用知法、守纪、立品、爱国、文明、安全等形成学校德育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通过校报、广播站、道德讲堂、文明监督岗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文明礼仪知识等的宣传力度,以提升学生知晓率、认同感、责任感。

1.坚持学生日常行为常规教育,做到“行有矩,思无涯”, 打造德育品牌

(1)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构建校本“礼仪”课程。

(2)重视学生成长、自我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构建“五自” 课堂、小组合作、民主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

(3)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构建校本“家长培训”课程。

2.坚持以活动为载体,让德育教育内化于心

(1)以学生交响乐团为基地,做大做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各项工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开展月月有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利用植树节开展 “关爱生命”教育,母亲节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等。

三、“心灵”呵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以汇川区未成人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落户我校为契机,加强我校“自由港·幸福港湾”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发挥心理课堂教学与心理平台咨询功能,切实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2016年开展了《新生入学心理适应》、安排了包括军训、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习惯、学校管理常规要求、德育拓展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心理过渡;开展了《家庭序列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六场专题讲座。丰富了我校立体育人工作内涵,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四、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

通过学校生物园、孔子广场和正在筹建中的学校少年宫拓展德育的环境育人功能,如通过生物园的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常識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孔子广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教育,利用学校少年宫对学生进行农耕、生命、安全、人生、科技等体验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参考文献:

[1]房萍. 立德树人的三个着力点[N]. 中国教师报,2020-09-30(013).

[2]丛林.以德育实践为载体,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58.

[3]任丽伟,田菲菲,王琪.新课标下中学德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J].新课程,2020(41):6.

[4]马玉英.强化中学德育教学  培育学生健康心理[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82.

[5]王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中学德育工作[J].新课程,2020(37):235.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拿出精神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