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中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
2020-11-09罗玲
罗玲
摘 要:问题学生的产生和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因素有着较大的联系,对于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现状,更加要重视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本文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学生;转化;方法
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内在刺激与外在刺激导致个体性格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思维与情感意志都比较差,这些问题学生甚至会成为犯罪的行为表现,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与叛逆心理,很容易自暴自弃,做事较为冲动。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小学班主任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需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帮助,让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用爱的教育来转化问题学生的思想与心灵,最后可以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
造成问题学生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因素,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缺乏对孩子的关心与照顾,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导致心理较为冷漠与扭曲。笔者所在班级有一位学生叫小刚,他刚刚5岁,从小父母离异,在年幼时候出了车祸,导致右腿残疾,因为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但是父亲为了给予他更好的物质生活,经常出外打工,小刚一直寄宿在学校生活,小刚的性格较为胆小,还经常会撒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刚就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代表,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较为关注小刚的学习与生活,希望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二、班级管理工作中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
(一)注重开展赏识教育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对问题学生开展赏识教育,“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赏识教育需要班主任通过表扬与欣赏问题学生的优点,来逐渐转化问题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赏识教育中可以用宽容、微笑、欣赏、肯定等教育语言与行为,激发与唤醒问题学生的生活希望,充分展现出问题学生的潜力,在生活与学习中能够做到自强、自信、自尊,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在赏识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足够尊重、理解学生,比如,上文提到的小刚,小刚因为从小受到较多的打击,父母也不在身边,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要去批评小刚,而是要多多发现他的优点,比如,小刚在别人同他讲话的时候总是微笑,并且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这些都能够成为班主任的赏识内容,逐渐提升小刚的学习、生活自信心。
(二)动用集体力量来矫正问题学生行为
问题学生总是把自己排除在集体之外,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动用集体力量矫正问题学生的行为,为他们营造一个友爱、温馨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从中感受到来自于集体的温暖。比如,班级中有一个问题学生总是喜欢欺负他人,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为这位学生唱生日歌,在问题学生欺负他人的时候,对他进行警示教育,班主任要耐心沟通与交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从而能够真正融入到集体中去,养成关爱他人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多多举办一些體育项目竞赛、辩论赛、演讲会、绘画比赛等,结合问题学生的优势来开展活动,这样既能够让问题学生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同时,也能够展示问题学生的优势,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
(三)注重家校联合教育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是家庭因素,很多问题学生都是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内心较为孤单、孤僻,由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加强与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这些家长意识到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这样才能够真正温暖问题学生的心灵。很多父母为了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生活,选择外出打工,班主任可以让家长利用聊天软件多多关心孩子,每天都要和孩子视频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让问题学生意识到父母不是不爱自己了,而是为了给予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从而疏导问题学生的扭曲心理,逐渐转化问题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使其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的学生。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也要多多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问题学生的表现欲,提高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重视,做到尊重、理解问题学生,站在问题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实现问题学生的高效转化,促进问题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苏春景,张蕾. 近五年国内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的统计与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14(03):62-69.
[2]武永江.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念[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