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2020-11-09吴存明

江西教育B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理解字母板书

吴存明

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倡导“应当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能够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这里的四个“更”,直指“数学理解”。在倡导深度学习的当下,“更深刻”应成为“数学理解”的核心。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设计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在江苏省“百师万课”教学展评活动中获得好评,现整理如下,供教育同仁指正。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与一般性,发展学生符号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师:(屏幕出示上图)前不久,老师的微信收到一个红包。猜猜多少钱?

生:10元、66元、888元、1分钱、200元……

师(不断摇头):除了猜,有更好的方法吗?

(教师出示任务一:谁能想一个办法,把所有可能的数都包括进来。学生写数字,教师巡视后选择典型作品展示)

生1:52元,因为我们班是五(2)班。

生2:……元,省略号可以代替所有的数。

生3:0.01~200元,我经常抢红包和发红包,红包最少是1分钱,最多是200元。

生4:我就用一个英语字母表示,是x元。

师:大家的思考很有创意。在数学上,人们通常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师: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

生:因为有很多可能性。

师:是啊,这里的字母有魔力,它背后概括了很多数。那么,x可以表示哪些数?

(教师板书:概括)

师:对方可领取的红包金额为0.01~200元。

(教师板书:0.01~200元)

【反思】对于一个未知的红包金额,在不断地猜想失败之后,教师布置任务:“想一个办法,把所有可能的数都包括进来。”这个貌似简单实则有挑战性的任务“逼迫”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展现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原创思维。学生的思维从“猜”转向“写”,开启了数学理解的第一步。

二、发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我又收到一个红包。这次还猜吗?(生摇头)那你们打算怎么表示?

(教师出示任务二:想一个办法表示,把第二个红包可能的数都包括进来。学生写数字,教师巡视后选择典型作品展示)

生1:用字母x来表示。

师:一学就会,还有吗?

生2:一开始写的是x,后来换成y了。

师:为啥换个字母?

生(齐):第二个红包不一定和第一个红包一样大,不能用同一个字母。

师: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收到第二个红包时,老师还收到一条短信:“比第一个红包多5元”。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3:x+5元。

师:y与x+5哪个更好?为什么?

生4:我觉得y更好,更加简洁。

生5:x+5更好,可以看出两个红包相差多少,写y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了。

师:x+5虽然长一些,但是它会“说话”——“我比前一个红包多5元”。也就是它不但能表示第二个红包的钱数,而且能表示出两个红包之间的关系。

(教师相机板书:关系)

师:我们对对口令,当x=1元,x+5=?……当x=200元呢?

生6:x不可能为200。

师:此时,x表示哪些数?你是怎样想的?

生7:因为第二个红包比第一个红包多5元,x的范围变成了0.01~195元。

(教师调整之前x的范围板书:0.01~195元)

【反思】有了第一个红包金额的表示经验,对于第二个红包的金额,学生自觉地用字母表示,揭示出“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数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的一般做法。而随后教师收到的短信“比第一个红包多5元”,引发了“y与x+5哪个更好”的讨论。

三、探索:字母式的简写

师:第三个红包来了。

(课件出示:第三个红包是第一个红包的2倍)

(教师出示任務三:想一个办法表示,把第三个红包可能的数都包括进来。学生写数字,教师巡视后选择典型作品展示)

生1:x×2元。

生2:可以简写成x2元。

生3:不对,应该简写成2x元。

师:到底该怎么简写呢?看一个视频。

……

师:看懂了吗?接下来我们来做一组判断对错练习。

(1)x×3 可以简写成 3x。()

(2)x+3 可以简写成 3x。()

(3)c×c 可以简写成 2c。()

(4)c+c 可以简写成 2c。()

教师针对(3)(4)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觉得是2c大,还是c2大?

……

【反思】对于第三个红包的金额,在学生的各种作品展现后,教师聚焦“简写”这个话题,引发学生讨论,观看微视频,学生进行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围绕一些简写的难点深入讨论,比如“是2c大,还是c2大”,揭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这尤为重要。

四、感受:字母式的变化

(教师出示任务四:根据这3个红包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此时,x表示哪些数?

生2:现在x最少是0.01元,最多是100元。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因为第三个红包最多是200元,而第三个红包是第一个红包的2倍。

生3:我想问,哪个红包最小?哪个红包最大?

师:好问题!在3个红包中哪个最小?

生(齐):第一个。

师:哪个红包最大?

生4:我觉得是第三个红包,“2x”要比“x+5”多,比如x=10,x+5=15,2x=20。

生5:我觉得不一定,如果x=1,x+5=6,2x=2,第二个红包最大。

师:看样子,要么是第二个红包最大,要么是第三個红包最大。

生6(急切地举手):老师,还有第三种可能,当x=5,x+5=10,2x=10。

师:好像发现这3种情况都有可能,为你们的思考点赞!学到现在,你感觉今天的数学与之前的数学有什么不同?

生7:有变化了,答案不唯一了。

生8:以前的数学是“死”的,现在变活了。

师: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史上是一次飞跃。有了它,数学就活了,数学从此就更有变化了,变得更有意思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9:我想知道每个红包到底是多少钱?

(教师揭晓3个红包金额)

【反思】教师通过创设3个红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字母式的简写”等知识点。至此,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提升, “此时,x表示哪些数?”“哪个红包最小?哪个红包最大?”“每个红包到底是多少钱?”都是好问题,值得学生去思考甚至辩论。

五、延展:从特殊到一般,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符号化思想

师:2x除了表示红包钱数之间的关系,还能表示什么?

(教师出示任务五:说一说,还能用2x表示什么)

……

师:能说完吗?对!只要两个量有2倍关系的,都可以用2x概括,老师也讲个故事(如下图)。

师:大家为数学家们点赞的同时,不要忘记夸奖一下自己。短短一堂课,我们就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同样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我发现丢番图还早了1000多年,为什么偏说韦达是“代数学之父”呢?

(师生讨论,明确:丢番图用字母表示“事物的缩写”,而韦达用字母表示“概括的符号”)

师:最后奖励大家一首儿歌,数青蛙。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用一句话唱完,按照以前的数学是不行的,今天呢?同学们写下来。

……

【反思】围绕“2x”编故事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它把整节课从红包素材中剥离出来,从“基于情境”到“去情境化”,学生认识到“只要两个量有2倍关系的,都可以用‘2x概括”。随后教师补充的史料和随后的发问“为什么韦达被称为‘代数学之父”,让学生深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千年跨越到底在哪里,一言以蔽之——“抽象概括的符号”。

反思上述课例之所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以下四点值得总结:

1.有意思的情境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到底该选用怎样的素材?笔者以为,红包情境适合学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见过或者收到过红包,有切身的体验,喜闻乐见,学生喜欢。这样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情境让数学理解有更肥沃的土壤。

2.挑战性的任务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笔者以为,好的学习任务要聚焦矛盾冲突,在关键处“推学生一把”,让学生卷入。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就曾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因此,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到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通过“让学生想一个办法,把所有可能的数都包括进来”的任务驱动,连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3.层次化的过程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本节课的学习,教师让学生经历经验理解(从猜到写)—形式理解(凸显关系,学会简写)—关系理解(从特殊到一般,去情境化)—观念理解(史料拓展,符号化思想)等四个阶段。从课堂反馈看,学生经历了过程,产生了体验,不仅深入地理解了字母的产生与优点,还对字母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

4.高质量的问题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的区间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上述课例里,像“x表示哪些数?”“哪个红包最少?哪个红包最大?”这样高质量的问题就来源于学生;像“同样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我发现丢番图还早了1000多年,为什么偏说韦达是‘代数学之父 呢?”这样高质量的问题就来源于教师。没有这一系列恰到好处、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深刻理解就难以保障。

总之,本节课教师创设了贴近儿童的情境,以挑战性的任务驱动,以高质量的问题引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看得见,让数学理解更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理解字母板书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字母派对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不在知其然,更在知其所以然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