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探微

2020-11-09林通

江西教育B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综合性汉字

林通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程。2019年秋季,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在小学各年级全面铺开,与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相比,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框架与内容作了大幅调整,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讨。依托统编教科书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结合当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际,笔者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对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解读教材,进一步厘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用

1.把握教材地位

统编教科书共安排4次专题综合性学习,其中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分别安排了“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主题综合性学习,这两次综合性学习均设置在阅读教学单元中,与阅读教学相融合,俗称小综合。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安排的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即设置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题分别是“遨游汉字王国”和“难忘小学生活”,这两次综合性学习也被称为大综合。

准确把握统编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和内容设置,是教师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前提。不难发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的大综合,建立在三、四年级两次小综合学习的基础上,同时又为六年级的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做铺垫。学生经过前几年语文学习,尤其是在三、四年级开展过专题综合性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开展历时较长、任务较多的语文学习活动。此时开展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2.研读教材主题

开展综合性学习,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总是以语文课程为基础,或联系语文课程内部其他内容,或关联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生活。教师必须以“大语文”的视角,研读综合性学习主题,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遨游汉字王国》围绕“汉字”主题编排,这一主题意义非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的载体和见证。学生经过近5年的学习,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对汉字有了丰富的认识。此时开展以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感情,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理解教材结构

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前言和具体活动板块组成。活动板块又分为“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前言”主要是引发和揭示活动主题,把学生带入综合性学习情境。“活动建议”提示了具体的活动任务,包括活动内容和方式,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阅读材料”围绕活动主题从多个角度编排若干篇文章,辅助学生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任务。由于“阅读材料”以文选的方式呈现,类似于阅读教学单元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材料”的定位,不要把“阅读材料”当作课文来教,而是要根据活动需要,在活动准备、活动开展、展示交流等不同阶段,多次、灵活地使用“阅读材料”。

《遨游汉字王国》前言部分从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汉字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影响以及汉字书法艺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汉字,从整体上揭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单元主体内容是两个活动板块,“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密切关联,前后相连,前一个板块是基础,后一个板块是提升。每个活动板块围绕各自的主题安排“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项内容。如,“汉字真有趣”板块“活动建议”部分提出“开展猜字谜活动、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任务,“阅读材料”则围绕主题编排了字谜、字谜故事、歇后语、汉字笑话以及关于形声字的文章等,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一步了解汉字,打开活动思路。

4.明晰活动目標

综合性学习单元以“语文要素”的形式提出活动总目标,并在每个板块的“活动建议”中渗透分目标。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明晰活动目标,并依托学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落实要求、达成目标。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有3个学习目标,分别是“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趣味,也对汉字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力求使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对汉字的特点、历史、文化有更丰富、更全面的认识,对汉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这一目标建立在学生之前的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在中年级学习过“收集资料”。“收集”主要指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到一起;而“搜集”主要指通过广泛的渠道有目的地搜寻某些资料,然后整理集中。从“收集”到“搜集”,难度有所提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更加精准地查找需要的资料,更加适应这个资讯发达、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一目标,意在让学生将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究精神,更加强调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

1.整体把握内容

综合性学习教学首要一条,就是教师要整体把握内容,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活动形式的预设、活动时间的分配等。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课外活动,教师要有选择地对活动的某些环节和内容进行指导,力求适时、精当。

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教学开始,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前言”展开交流,而后引导学生细读“汉字真有趣”板块的“活动建议”,指导学生梳理出本板块的主要任务,并教给学生从活动建议中提取活动任务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把握活动内容。选择活动任务、组建活动小组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但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和撰写有一定难度,且影响着整个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活动计划前教授一些技巧,如小组成员如何分工更合理,活动时间如何安排更恰当,展示方式如何选择更可行等。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可将活动计划范文给学生参考。

2.给足活动时间

充足的活动时间是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的保障,要给足学生活动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预留学生犯错、纠错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外活动时间可根据需要自由设定,但课堂教学时间却是固定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同时,在课堂上安排其他教学内容,如教授下一单元的课文等,以实现课内课外双线并进,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到《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无论是“汉字真有趣”还是“我爱你,汉字”板块,大约要预留1天的课外活动时间选择活动内容,要预留3天左右的课外活动时间搜集资料和开展调查,还要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准备交流展示。当然,整个单元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两周之内,不宜跨度太长。

3.加强过程指导

综合性学习更加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加强过程指导。

例如,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汉字真有趣”板块的主要学习任务。在学生运用“活动建议”提示的方法搜集资料时,极有可能遇到障碍。教师要在搜集资料中期,利用课内时间组织交流反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点拨、指导。如,学生通过查找图书、请教他人的渠道没有找到需要的资料时,可建议学生调整方向,运用其他渠道搜集资料;如果学生找到的资料太多、太杂,则要建议学生记录资料前认真阅读、筛选;如果学生搜集到一些不符合主题要求的资料,教师应针对具体内容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一些范例,引导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资料。教师指导后,让学生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评价方式,以评价引导、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1.评价内容全面

单元整組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任务较多。教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情,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并获得成功体验。评价内容要力求全面,不能只看活动结果,更要看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积极性、参与度等。还要重视对小组的评价,关注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组织、分工配合、落实计划等方面的表现。

在“汉字真有趣”活动板块,教师可设计搜集、整理资料自评表(见表1),在评价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同时,将“愿意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等情感、态度方面的指标也纳入评价。在小组展示阶段,教师可设计小组展示互评表(见表2),从参与度、自信心、形式、质量等多个维度展开评价,珍视学生的努力和付出。

2.评价主体多元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超越课堂时空,这就决定了评价的主体不应只是教师,而应该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相结合。评价的主体要和评价内容紧密相关,以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样以“汉字真有趣”活动板块为例,这一活动至少包括制订计划,搜集、整理资料,展示交流3个阶段(见表3),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活动要求,除了学生自评、小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贯穿始终外,在搜集、整理资料阶段,还可纳入家长评价,因为家长是学生课外搜集、整理资料的见证者,甚至是指导者,能对学生这一阶段的表现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

3.评价形式新颖

评价是手段,引导和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才是目的。在实施评价时,教师要多一些创新思维。在评价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在活动中是怎样跟组员合作的,自己的表现如何,组员的表现又如何等,让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完成自评和互评。当然,也可以在一开始就设计好活动评价表或者成长记录评价单,全程记录活动各个阶段的情况。还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活动表现,评选“十佳信息员”“研究小能手”“互助好搭档”等,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获得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体现。统编教科书的全面铺开,是我们重新认识、研究综合性学习的一次契机。我们要以教材中的综合性内容为依托,进一步探寻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程、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生活的关系,真正实现综合性学习的优质高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综合性汉字
课外活动类作文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