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20-11-09孟广娟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孟广娟

摘 要 在高校生活中,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也逐渐趋于多面化,但是这些利用方式之中,总会有部分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这一种不利因素也会使得大学生出现不健康的心理。也就是说,网络不恰当的利用,就可能造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难题。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能够知道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就能够适应时代需要。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80

Abstract In college lif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 students' use of the network is also gradually becoming multifaceted. However, some of these ways of use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the world outlook, which will also cause unhealthy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ther words, the improper use of the network may cause problems i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refore, as the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they should be able to know the important role of network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dop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Keywords network;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不仅将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的一种新途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1 互联网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网络世界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及时的参与性以及广泛、直观、迅捷的传播方式,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独特的思想文化领域。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教学科研等诸多领域,还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其主要包含:

第一,网络的发展打破工作时空的界限。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摆脱了空间的限制,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随着网络传授方式的多样性,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为学生传播相关的知识,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论坛等。学生在网络上也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咨询,从而讨论和自己相关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并且也还可以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相互交流和沟通。这一种即时、灵活、直观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空拓展,这样就可以让教育工作的无处不在,从而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即时性。[1]

第二,随着网络的发展,教育资源被统一了。 互联网不仅让心理健康知识得到广泛普及,也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将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心理健康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了庞大的信息库,其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健康知识等,就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诸多信息资源,最终帮助高校师生拓宽其视野。

第三,网络发展还有利于提升预警功能。网络世界本身的自由的、虚拟的,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实现抒发。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們可以各抒己见,使用在线点击,也可以寻求内在的寄托和释放。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对应的研究分析,从而知晓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动态,熟悉其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实际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以及灵敏性。

2 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建议

2.1 完善心理网站,加强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网站平台种类繁多,其面向各个年龄阶段、各个工作领域、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发出救援信号,由于这些网站覆盖面相对较广,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性不强,需要专门建立高校心理网站。例如最近几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都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而开拓了网上的中心教育新途径,受到了很多高校学生的欢迎,拥有了很高的访问率。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确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已经成为网络教育的一个亮点。然而,目前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却寥寥无几,因此建立教育平台就成为第一步,对于拥有良好条件的高校,就可以建立对应的心理教育网站,如果暂时不具备所需条件,可以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对应的心理教育专题主页。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牵头,也可以加强主页以及网站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形成心理教育网络。[2]

与此同时,积极开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向大学生们不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高校目前关注的一个教育环节,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良好综合发展。通过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就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也能够让工作变得多样化、便捷化,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比传统的课堂,其更加系统化,通过专职或者是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将网络心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就可以维护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网络对于学生带来的心理危害,并且也可以更好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这样就可以推动网络心理知识在高校内部的普及。

2.2 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双重心理健康服务

在网络时代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 在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存在于原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同时也需要增强课外的指导,并且基于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教育的基本渠道,实现对教育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在面对互联网挑战的时候,心理健康工作就需要实现线下教学以及活动实践流程的完善,这样才能够迎合时代的改革需求,能够把握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真正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和线上融合,为大学生提供双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实现对教育体系的完善。

当今时代下,大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再加上互联网之中的内容资源非常丰富,包含了诸多新鲜事物,在参与网络沟通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对于互联网这一平台的依赖度也在逐渐的加深。并且由于互联网信息服务已经逐渐成熟,其在包含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同时也包含了淘宝、滴滴等消费软件,直接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挂钩。但是很多高校依旧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去甚远,并且其本身的网络属性也非常薄弱,完全无法适应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所以在网络时代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就需要实现心理教育网络课程的建立健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征的提升。例如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心理教材,要懂得将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打破,采取对应的教育模式,从而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堂的设置,就可以分割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之后通过学生对于资源应用的引导,利用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就可以进行合理的学习网络心理知识。

其次,教师还需要实现网络化的心理健康咨询交流发展,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对应的处理。目前,大部分高校所拥有的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人才方面也没有进行对应的扩充,所以其实际的教育开展面临较大问题。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属于心理咨询师,使得整体的师资力量不达标。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覆盖,提升心理的咨询效果。网络心理咨询本身是隐蔽的,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同时也可以实现对隐私的保护。相对于直接的心理交流,大学生更倾向于网络化的咨询。[3]

2.3 结合其他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在大学心理教育中,网络心理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与其他工作相结合,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例如,高校可以直接将网络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直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学生对网络情感、社会道德和网络使用态度的认知。 高校也可以将大学生的管理与网络心理教育相结合,确保日常行为规范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在考勤上注重过度上网等行为,要求大学生调整上网活动,并且高校的辅导员也可以重点跟踪辅导已经形成网瘾的大学生,并且及时进行疏导,围绕各种网络素养、网络使用注意事项等主题开展报告会活动,从而让大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最终使其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4]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的相互结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互联网信息科技,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對应的平台,但是考虑到网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本身仅仅属于一种补充与辅助的手段,还无法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替代。所以在具体的开展中,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懂得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合理使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及统筹规划的完善,这样就可以满足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实现对网络功能的挖掘,将现实与虚拟的分离危机解决,最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高校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益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85-86.

[2] 袁伟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1.

[3] 徐正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J].科技展望,2015(22):267-268.

[4] 陈雪琴.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创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1):211.

猜你喜欢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