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20-11-09窦志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9期
关键词:嗳气泻心汤反酸

窦志强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743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有癌变风险,对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可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耐药性明显,且药物不良反应会增加。本研究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CAG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寒热错杂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年龄25~56岁,平均(45.9±1.6)岁;病程2.0~3.2年,平均(2.7±0.6)年。治疗组年龄24~55岁,平均(42.9±1.6)岁;病程1.5~3.3年,平均(2.6±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有反酸、恶心、饱胀、上腹部不适、胃部灼烧感、下腹胀气、肠鸣、便秘或便溏等症状;胃镜检查提示为CAG;病理检查证实有CAG组织学改变;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大便常规无异常,结肠镜检查无结肠炎或癌前病变等。②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中痞满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2]。胃脘痞塞,满闷不痛,按之软之无物,外无胀形,疲倦纳呆,口苦口干,舌质淡,苔微黄腻。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18~65岁;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自身免疫系统缺陷者;合并慢性代谢性疾病者;伴其他胃部疾病者;伴严重精神疾病者;依从性较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陇马陆胃药片治疗。陇马陆胃药片(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2021123,36片/盒)口服,每次4片,每日4次。连续治疗2个月。2.2 治疗组 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姜半夏、干姜、黄芩片各10 g,大枣18 g,黄连片4 g,党参片15 g,甘草片6 g。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30 g,麸炒白术20 g;阴虚者加北沙参、山药各15 g;热盛者干姜减至5 g,加牡丹皮15 g,栀子10 g,黄芩片加至12 g,黄连片加至6 g;寒盛者干姜加至12 g,加高良姜10 g;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各10 g;腹部胀满者加厚朴12 g,大腹皮20 g;反酸者加海螵蛸15 g,浙贝母10 g;湿气重者加佩兰15 g,薏苡仁20 g;气滞者加木香4 g,砂仁6 g(后下);气滞较重者加青皮6 g,枳实10 g;纳差者加炒麦芽15 g,鸡内金、焦神曲各10 g。每日1剂,餐后1 h口服,每次150 m L,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胀、胃痛、嘈杂、反酸、嗳气及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计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2分,中度症状为4分,重度症状为6分。②临床疗效。参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显效:胃脘胀满,胃脘疼痛,胀满,灼热,嘈杂,口干口苦,嗳气,反酸,纳差,恶心呕吐,下腹胀气、肠鸣、便秘或便溏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治疗后1个月内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示黏膜颜色、黏膜下血管显露较前好转,树枝状或网状黏膜下血管逐渐透见困难,胃黏膜皱襞萎缩变细平坦逐渐改善,黏膜粗糙不平及萎缩减轻;结节状或鳞片状凹凸不平减轻或消失,以至恢复正常,增生或肠腺化生逆转,黏膜粗糙或呈颗粒状减轻,黏膜结节状改变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未见好转或症状加重。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胀、胃痛、嘈杂、反酸、嗳气及纳差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胀、胃痛、嘈杂、反酸、嗳气及纳差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胃胀 胃痛 嘈杂治疗组 54 治疗前 5.26±0.32 5.43±1.60 4.13±1.36治疗后 1.90±0.41△▲ 2.19±0.98△▲ 1.96±0.96△▲对照组 54 治疗前 5.23±0.28 5.24±1.65 3.92±1.83治疗后 2.40±0.42△ 2.35±0.89△ 2.39±0.82△组别 例数 时间 反酸 嗳气 纳差治疗组 54 治疗前 5.65±1.75 5.62±1.62 5.58±1.48治疗后 2.32±1.13△▲ 2.82±1.13△▲ 2.74±1.11△▲对照组 54 治疗前 5.53±1.80 5.56±1.53 5.56±1.52治疗后 2.77±1.04△ 3.56±1.62△ 3.59±1.72△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4%(47/54),高于对照组的68.52%(3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4 讨论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反复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若治疗不当,可能出现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CAG有显著优势[3]。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反酸”“嘈杂”范畴。有关CAG的记载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书中有“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的记载。该病病程较长,发病原因与饮食不节、进食刺激性或粗糙食物、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因素相关,其病位在胃,与肝、脾之升降有关,病机多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型脾胃病最具代表性的方剂,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除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人参、大枣、甘草益气补虚。全方寒热并治和其阳,苦降辛开调其降,补泻兼施理其虚实,以达散寒解热、降逆消痞、和胃安脾之功。半夏泻心汤组方严谨巧妙,凡邪滞中焦或内伤脾胃,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所致的脾胃失司、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哕噫、嘈杂、肠鸣下利等均可在此方的基础加减治疗。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下调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转录、释放,促进CAG大鼠胃黏膜组织修复,减轻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4]。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可以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抑制TNF-α、IL等炎症因子的活性等产生解热抗炎作用[5-6],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胀、胃痛、嘈杂、反酸、嗳气及纳差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中医药治疗CAG的显著优势,为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该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用药方案治疗CAG安全性均较高。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未分析半夏泻心汤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嗳气泻心汤反酸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