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11-09李晶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氯吡格雷

李晶巍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和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易导致患者出现单眼视力减退、对侧偏瘫、偏身麻木和偏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值得注意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老年化趋势明显,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抵抗力弱,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下会使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考虑到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的缓解,生活质量的改善,需积极治疗[3]。鉴于此,本课题将本院在2018 年2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84 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诊断标准[4,5],且年龄均≥60 岁,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知情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不配合此次实验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1~72 岁,平均年龄(65.8±3.1)岁;病程6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3±0.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62~71 岁,平均年龄(65.9±3.0)岁;病程6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2±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常规检查,即进行凝血功能、血常规以及生化指标检查,进一步实施常规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100 mg/次,1 次/d,口服;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吸氧、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治疗,75 mg/次,1 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进行6 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根据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6]:①治愈:经积极治疗后,评分下降≥90%;②显效:治疗后,评分下降46%~89%;③有效:治疗后,评分下降18%~45%;④无效:治疗后,评分下降<1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HBV、LBV、P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HBV 为(7.58±1.41)mPa·s,治疗后为(4.36±0.51)mPa·s;治疗前LBV 为(11.83±1.32)mPa·s,治疗后为(10.12±0.81)mPa·s;治疗前PV为(3.05±0.32)mPa·s,治疗后为(1.91±0.16)mPa·s;对照组治疗前HBV 为(7.57±1.40)mPa·s,治疗后为(5.78±0.54)mPa·s;治疗前LBV 为(11.81±1.34)mPa·s,治疗后为(11.10±0.83)mPa·s;治疗前PV为(3.06±0.30)mPa·s,治疗后为(2.45±0.27)mPa·s。治疗前,两组患者HBV、LBV、PV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3、0.069、0.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LBV、PV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72、5.476、11.151,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病因繁多,且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会导致患者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是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受疾病的影响,病情更加严重,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为了改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7]。

本次针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该药物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BV、LBV、PV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3、0.069、0.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LBV、PV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72、5.476、11.151,P<0.05)。说明采取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HBV、LBV 及PV 水平均降低,进而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8,9]。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学者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0%以上,且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水平[10-12]。由此可知,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治疗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介入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氯吡格雷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