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0-11-09柯菲菲蓝利明
柯菲菲 蓝利明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采用药物治疗。而帕罗西汀是该病一种常用治疗药物,虽可缓解抑郁症状,但起效慢,单用时对睡眠障碍改善效果不理想,故临床多推荐与其他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1]。盐酸曲唑酮为新一代抗抑郁药物,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双重作用,且能对组胺H1 受体进行阻断,改善睡眠质量[2]。但目前临床就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中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联合应用效果研究仍较少。因此,本资料在31 例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中联用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 年8 月至2018 年12 月本院62 例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3]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评分>17 分进行诊断者;(2)年龄41~60岁围绝经期女性,临床表现出月经失调、烘热汗出等典型围绝经期症状,伴胸闷头痛、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内分泌检查显示促卵泡素>30U/L,促黄体生成素>25U/L,雌二醇<50pg/ml;(3)既往心理健康者;(4)围绝经期内首次出现明显抑郁症状者;(5)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并告知所有患者家属研究详情后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抑郁病史及其他精神疾病史者;(2)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3)近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4)近3 个月内服用过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的营养制剂者;(5)存在严重心脏病或心律不齐者;(6)对所用药物过敏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 例)和观察组(31 例)。对照组年龄43~58 岁,平均(50.95±3.49)岁;病程6 个月~5年,平均(2.15±1.08)年。观察组年龄44~59 岁,平均(51.25±3.5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19±1.11)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g×片)40mg/(次·d),早餐时顿服。观察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口服盐酸曲唑酮片(生产厂家:沈阳福宁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mg*片),初始剂量为100mg/(次·d);治疗2 周内增加至充分治疗剂量200~300mg/(次·d)。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 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HAMD 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状况,采用17 项版本评价。评分标准:总分<7分为正常,7~17 分为可能有抑郁症,>17 分为肯定有抑郁症;(2)依据文献[5],采用治疗后HAMD 减分率评估两组抑郁控制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标准:HAMD 减分率≥75%,为基本痊愈;HAMD 减分率≥50%,但<75%,为显著改善;HAMD 减分率≥25%,但<50%,为好转;HAMD 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改善+好转)/总例数×100%;(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总分最高21 分。≥16 分为很差,11~15 分为一般,6~10 分为还行,≤5 分为很好;(4)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疲乏、头痛、消化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1.51±3.84 6.13±2.08*对照组 21.48±3.81 8.04±2.84*t 值 0.031 3.021 P 值 0.488 0.002
2.2 两组抑郁控制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控制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6.23±3.05 6.72±1.98*对照组 16.19±3.11 8.05±1.82*t 值 0.051 2.753 P 值 0.480 0.00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多以药物保守疗法为主,包括激素药物、抗抑郁药物,但激素药物治疗有效性目前仍未得到一致结论。而近年新型抗抑郁药物发展较快,但药物联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问题仍值得重视。
帕罗西汀为新型抗抑郁药物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相较于传统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选择性更强,可抑制大脑神经元突触受体,实现对5-羟色胺的重新摄取,增加神经元内突触中5-羟色胺含量,改善机体神经传导功能,缓解抑郁症状[6]。但帕罗西汀单独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且在改善睡眠障碍中作用不理想,故临床多推荐联合其他抗抑郁药物。而盐酸曲唑酮是一种新型抗抑郁康复药,属于三唑砒啶一种衍生物,为5-羟色胺拮抗/回收抑制剂,可经由对5-羟色胺的回收进行抑制,达到消除抑郁目的。黄宇等[7]还提出,盐酸曲唑酮可选择性阻断H1 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特别是突触前α1 受体,发挥催眠、镇静作用,改善睡眠障碍,促使睡眠障碍者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次数减少,早醒减少,且不会给正常睡眠结构造成破坏。但目前临床就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中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联用价值分析研究仍较少。
本资料在观察组治疗中联用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并比较单纯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观察发现,两组治疗后HAMD、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单用帕罗西汀、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联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其中单用帕罗西汀组睡眠障碍改善考虑与抑郁症状有所减轻有关。但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HAMD、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抑郁控制总有效率达96.77%,优于对照组的79.14%。说明相较于单用帕罗西汀,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联用在减轻抑郁情绪、改善睡眠障碍中作用更为显著。分析是因联合治疗可自不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抑郁效果,且可经盐酸曲唑酮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与抑郁症状减轻使得睡眠质量好转的功效结合,更好改善睡眠障碍。而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与盐酸曲唑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可增强疗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