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下发展农民素质教育的问题探析

2020-11-06伍丽雯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素质教育农民

伍丽雯

摘要:农民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想要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农民问题,而农民的素质问题就是农民问题的主要问题。所以,要想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农村的农民素質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农民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农民素质参差不齐,问题繁多。要想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农村教育自然也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自1987年以来,国家教委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自开始到今天,我国农村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部分农民群众都接受了一定的基础文化教育,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了飞速提高,基本摆脱了文盲的问题。农民不仅接受了文化教育,还有道德观念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普及等教育,农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得基础教育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了稳步地实施,在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了农村的教育结构,使得农村各类教育开始逐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协调发展,教育结构开始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其实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还有着许多的问题。

(二)农村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

1.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农村整体地处偏僻,与城市相比交通出行、生活采购各方面都比较不便利,一部分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大多数都不愿意呆在较为偏僻的农村教学工作。少数愿意留在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教学工作的教师,也会由于农村交通不畅通、信息不畅通的原因,极少有外出培训和学习新知识教学新方法的机会,加之工资薪水不如在城市里多,这些留下的大多数农村教师也会选择在一两年后就离开农村,重新去到城市里工作。

在很多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有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数都工作年数很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学历素质不高、任职资格不明确、教师身份不规范的问题。而且这些教师大多因为年龄较大,普遍安于现状,不重视外出培训和学习新知识、教学新方法的机会。近年来,虽然大多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学历水平和教学水平比起城市学校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2.农民的陈旧观念太重

农村职业教育其实面临着招生困难、缺乏生源的重大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招生对象就是农民及农民子女。但大多数农民子女都会选择接受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的教育,尽管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升学没有太大的希望,这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们也大多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去城市中的职业学校学习,很少有人愿意选择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既没有能力和吸引力与普通学校教育争夺生源,也无法和城市中的职业教育争夺生源。加之大多数的普通成年农民思想观念极其的陈旧落后、压根不重视农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前途十分的困难。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村职业教育的状况,而农民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者和承载者。只有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促进农民提高自身实践素质和科学素质,农业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得到转化和提升,才能更为有效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稳步迈进社会主义新时代。

3.“应试教育”传统的制约性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发展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但对比起经济、政治、文化都发展较快的城市,地处偏僻、信息较为闭塞、经济等发展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仍然在较大的范围内受到中国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甚至是学校的老师也是如此。农民子女读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脱离农民的身份,把农村基础教育仅仅看成是升学的手段,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更为看重学生的分数能否升学。在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大多只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甚至是很多音乐课、科学课和体育课等课外课程时间也被数学、语文等科目占用。单纯的应试教育价值取向迫使农村基础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在某一方面来说,是面对那些少数的尖子生。而且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是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不能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从这一方面来说,农村素质教育,更准确地说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4.农村教育理念方式落后

在经济、科技水平越发发达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工具、教学媒介也在飞速地发展着。多媒体教学在城市中的学校已经普遍的存在着。可是在少数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几乎是闻所未闻。地处偏僻、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不发达等使得这些农村学校极少的接触现代教学媒介如多媒体等,也使得这些农村学校的老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也不甚了解。使得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不仅和城市中的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就连和普通学校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

参考文献:

[1]崔国富.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视域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5.

[2] 王永江.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财经科学》[J].1984,01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素质教育农民
耕牛和农民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农民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也谈素质教育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