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
2020-11-06魏逢琦
魏逢琦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法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提问。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极其有效的,但是教师也要合理运用。下面,笔者具体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数学学科不但逻辑性极强,而且较为枯燥,所以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第二,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尤其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摧残,导致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设置是最核心的,也是教师最应重视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详情等因素慎重设置问题,并做出决断。首先,在教材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初中数学知识选取经典题型,提取相关的教材知识,为学生设计相关问题;其次,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需要从宏观的教学角度出发,再具体到微观的提问,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后,在学生学习详情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具体爱好,盡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提问。
如在教学《负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语文中有反义词的概念,那么数学中也有,比如正数和负数就是一对反义词。那么,请问正数和负数的相同点和共同点是什么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正数、负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入数轴进行教学:“正数和负数位于数轴上,且方向相反,除了符号之外,两者的组成完全一样。”待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引入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并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山峰、金字塔、篮球场等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询问学生,其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要求学生具体描述上述图形是沿着哪条直线对称的。
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围建直角三角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折断的小木棍,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小木棍的长度,并选取合适长度的三根木棍,将这些木棍头尾相连,围成三角形的形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设计好小木棍的长度,以达到所围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目的。
3.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学贵质疑,不懂得质疑的学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有些学生非常相信教师的教学,以至于失去了质疑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面对质疑、解决质疑。
当然,学生不会质疑与教师的日常习性息息相关,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标准答案,一切题目都参照标准答案,一旦答案出现问题,就会感到疑惑。受教师的影响,部分学生也会出现不敢质疑情况。因此,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不要设定标准答案,尽量向学生提问多种答案并存的问题。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可设置判别式为0和不为0这两种情况;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绝对值代替正数和负数等形式进行提问。教师为学生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设置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