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1-06其其格
其其格
摘要:随着国内旅游文化的发展与建设逐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落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工作,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管理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旅游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全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情况对比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本文将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作为人类行为现象的一种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旅游业作为国际上的一个朝阳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比例。旅游文化也在各地旅游业发展中被屡屡提到,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当旅游成为一种文化进行流传,才会对人们形成吸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的概念有许多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单纯的旅游的基础上加上地方性的文化。由于旅游行为是具有综合性的,它在时空上具有一定的延伸,内容也很丰富,这些都是用于满足游客的需求。随着各地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景色会有雷同之感,所以促使各地的旅游业具备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一些文化形态,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不仅仅包括了游客和景观,还有旅游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传播。
二、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旅游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它可以满足游客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旅游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文化都深入其中。现代发展旅游事实上就是再现与传播文化。旅游的整个过程就是用景观存在的独特文化来感染游客,最重要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对旅游的影响也会逐渐增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业也在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旅游文化的建设也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设旅游文化是文化本质的一种必然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其次,旅游文化的建設是保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只有融入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能够保持特色,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此外,能够激发经济潜能。旅游业是国际性的朝阳企业,一个旅游业强盛的地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会带动地区手工业、餐饮业、酒店的快速发展,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三、国内旅游文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可谓蓬勃发展,节假日各种旅游套餐、红色旅游、经典旅游相继推出且层出不穷。旅游作为人们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历史文化、风俗分化、现代文化还有道德文化。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聚集区,这些少数民族都留下了许多的风俗传统,在旅游景区中,大多包含当地的节日庆典、体育活动、服饰特色等一些风俗文化,这些文化展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对游客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就道德文化而言,这是一种在旅游文化中深深蕴含的东西,震撼的是人的心灵,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人。
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组织管理松散
组织管理松散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个困境。当前,随着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极速扩张,再加上经济的进步使得旅游客源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转型时期。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情况看,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资源,但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旅游业与地区内及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组织管理松散这个方面,使得整体的旅游文化宣传效果减弱,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品牌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总体来说,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各个景区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管理较为松散,有一些景区出现重叠现象,甚至还有景区为了招揽游客出现争抢客源的不和谐场景,破坏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整体效果。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水平高低与从业人员素质密切相关。从旅游服务业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景区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旅游引导和服务过程中,这些工作人员在礼仪态度方面出现差异。而且,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些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导致游客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在一些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例如农家乐等,由于服务人员的素质不过关引发的投诉事件时有发生,值得引起重视。从旅游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来看,当前缺乏优秀的管理和宣传人员等,这些都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意识不强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意识不强,也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困境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信息有一些只能通过旅行社等一些机构或者过往游客口中了解,网上搜索的信息没有详细的介绍,或者介绍中没有将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景点串联起来,这不利于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全貌的知悉。
(四)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旅游附属产业发展缓慢
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旅游附属产业没有及时跟进,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和进一步推广产生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产业与旅游业都会有一些关联,例如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手工等,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景区,它的附属产业还没有发展到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景点附近的住宿、休息的场所还很少,一些卫生设施也并不完善,手工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五、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管理,引入相应措施
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引入相应措施。首先,政府统一部署,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对各个旅游品牌进行针对性处理。通过部署,使得每一个景观都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处理景区的相关事宜,实行责任到位。能够做到无论什么事故都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种常规或者突发事故。其次,实行奖励制度。每一个时间段没有出现任何事故的景点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都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且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采取强效有力的措施,推进文化旅游业向深度发展。
(二) 加强工作人员素质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体现文化蕴涵,就必须要求景区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素质要求来匹配。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定期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并将素质表现引入到奖励机制中。在景区设立相应的评价区域,如果有游客对服务人员的服务不满可以在评价栏进行评价,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监督并收取评价进行记录,并实行相应的奖罚措施,對素质不过关者在相应的次数后可以考虑辞退等措施。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宣传
为充分有效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应采用多渠道宣传方式。如今,信息传递最快的渠道是网络,网络的应用可以减少景区的宣传经费支出,应当借助网络媒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景区可以设立相关网站,或者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定期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将少数民族地区所有的景区景点全部在网站上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为强化宣传效果,可以配上插图,并设计多条旅游航线,标注价格供游客自主选择。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可以与其他部门或者企业合作,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打造知名度。同时,相关管理者还要意识到,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把旅游文化充分渗透到品牌宣传中。旅游是一项以精神文化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的一项社会活动,旅游文化已然成为现代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独特的文化融入旅游业中,文化就会成为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这种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成为吸引与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相关附属产业发展
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旅游附属产业。加快相关产业发展与产品开发,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将当地的民俗与文化同旅游业相关联,打造更多拥有独特内涵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景区附属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仅包括餐饮业酒店等产业,还有手工业与加工业,比如制作纪念品在景区销售,比如可以发动景区附近农民种植当地的特色产品,采用绿色种植的方法,向游客推荐等。此外,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投资,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向有内涵、有意境的文化旅游方向推进,打造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品牌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产业带动、文化推动、旅游兴市”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独特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的优势,加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速度。
六、结语
总之,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发展方法,采用创新理念,去完善自身旅游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青年记者,2018(02).
[2]夏正超,谢春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9(03).
[3]张杰,周吉娜.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8(10).
[4]兰林.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J].海峡科学,2018(10).
[5]赵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