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与教学中的“误”

2020-11-06许妍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错误

许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如何应对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本文結合积极心理学中的典型案例,提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误”的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   成长型思维   错误

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怎样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处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倡导从积极角度出发,科学地探究传统心理学内容。笔者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中的典型案例,尝试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误”。

一、学习就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饿猫实验”,他把一只非常饥饿的猫关进铁笼,再在笼子外一处猫视线可及的地方放一条鲜美的鱼,观察笼子里的猫如何想尽办法获得美食。起初,实验者让猫偶然踩中笼内一块红色的踏板,这时笼子门会突然打开,猫扑向了鱼。在猫饱餐之后,实验者让猫再饿几天,继续将它关进笼子……在实验过程中,桑代克发现猫和之前一样,在不断的尝试错误中找到了开启笼子的方法。只是在后来的次数里,猫所用的时间远比上一次要短,按以上方法继续实验,最后猫进入笼子后,会直接踩踏板出来吃鱼。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联结——试误学习理论,即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错误正是为了不断趋近成功。因此,如果教师剥夺了学生犯错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机会。

二、“误”出成长型思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小女孩在三岁时突然摔倒,后来这种摔倒在她的生活中频繁出现,经医生检查得出结论:小女孩的右脑根本没有发育出神经,所以左半边身体不受大脑控制,这是当时医学界一个真实的极端案例。经多方商讨,医生决定切除小女孩的右脑,并用填充物进行填补,但这些填充物仅仅是为了美观。三年后,当医生再次回访该女孩,他们惊奇地发现,小女孩的左半身居然可以动了。又过了几年,他们发现小女孩几乎和常人无异,这个发现震动了医学界。后来人们才知道,大脑的神经虽然不可再生,但通过练习,相应区域的大脑神经细胞会产生变化。大脑就像肌肉一样,越锻炼越发达,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神经科学机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犯错后,教师可以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陈虹的积极语言的七字诀——“方原作过表态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充满能量,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才能是通过毅力、决心和辛勤努力换来的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会告诉学生,失败是暂时的,是获取经验的一种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失败和批评中学习和进步,而不应该关注失败这件事本身。

三、胜“误”必幸福

要想运用积极心理学辅助教学,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呢?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借助“福流”给出了幸福的标准。一是全神贯注。人们集中注意力,投入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忽视外物干扰。二是知行合一。意识和行动协调统一,产生一种如流水般的流畅感。三是物我两忘。自我意识暂时消失,不知身在哪里,达到忘我的境界。四是感到时间飞逝。有强烈的时间扭曲感,感受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五是驾轻就熟。完美掌控自己的行动,不担心结果,享受行动的过程,能感受到每一动作的精准反馈。六是沉醉其中。不需外在奖励,就能体验到发自内心的积极快乐感。结合教学经历,对照以上六个标准,笔者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三尺讲台上,自己全神贯注,物我两忘,对于教育教学驾轻就熟,深感时间飞逝,原来教师职业本身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何惧小小的错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本来就是试错的过程,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用积极的语言、乐观的态度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践行积极心理学,做一个幸福的人,让教学过程更明媚。

参考文献:

[1]安妮·布洛克,希瑟·亨得利著,张婕译.成长型思维训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2]陈虹.给老师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董曙华.多措并举 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积极心理教学之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我会找错误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小学生感恩习惯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纠正关于e的一种流行错误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怒”与“努”
“浮”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