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秦岭保护的启示
2020-11-06宋兵
宋兵
[摘要]什么是生态文明?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秦岭简史》;秦岭保护
在2019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由此确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秦岭,作为南北方气候的分界线,提携着黄河与长江,是无可替代的生态秘境;秦岭,作为周秦汉唐文明的发源地、华夏子孙的精神皈依,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父亲山。
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秦岭简史》正是通过对秦岭人文、生态、地理三维耦合系统的研究,用秦岭脚下的历史故事追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用秦岭之水、林、气、景等自然要素唤醒人类的生态自觉;用秦岭“世界昆仑山”(亦可称为欧亚大陆的中央山脉)“一山两河”的创新概念,阐述秦岭与世界的关联。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秦岭简史》内容,笔者就“秦岭的生态保护该如何进行”这一问题,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秦岭生态兴则中华文明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深邃的历史观,可以在秦岭上得到直观反映。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四个朝代可谓浓墨重彩,举足轻重。于周,秦岭一直是周人的活动中心。周公辅政、分陕而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周公旦治理陕塬以东,主要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拓展的领地;召公治理陕塬以西,其责任是发展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巩固后方,为周王朝的开拓疆土排忧解难。中国文化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周朝,其所创立的礼乐制、宗法制影响至今。
于秦:从在“西犬丘”为周王室养马的秦人,到缔造大秦帝国的秦始皇,赳赳老秦的奋斗史在秦岭得以书写。自此,中华民族的核心凝成,中国此后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框架得以形成,并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汉,娄敬以一介戍卒的身份,劝说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在张良“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有理有据的说服下,长安成为汉朝国都。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飞跃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中国的方块字也从这时起,被称为汉字。
于唐,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壮丽、布局最完整的著名都城,比公元446年修建的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7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阿拉伯首都巴格达大6.2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盛世王朝的宏大气魄。时至今日,“唐人街”仍然以“唐”命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从秦岭找源头。自古以来沿着河流的地区正是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的区域,秦岭以北的黄河、秦岭以南的长江,这一独特的“一山两河”地带孕育了多少华夏子孙,正因为此,两大千年帝都洛阳与长安均在秦岭脚下。优越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丰沛雨水、旺盛植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物质基础,因此,秦岭生态兴则中华文明兴。
二、秦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秦岭是中国的中央水库:来自大秦岭的汉江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秦岭湖(丹江口水库)东岸出发,沿着华北平原西部边缘的输水总干渠,来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惠及人口上千万;秦岭是中央山脉领导者,它涵盖六省一市(青海、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可划分为四大区域一陕西秦岭、大巴山、西倾山、大岷山,细分为十大板块一秦岭门、陕甘岭、玉皇山、太白山、地肺山、终南山、骊山、华山、商山、伏牛山一嵩山。其中,各大山域生态资源丰富,成为野性生灵的天堂,人类生存的物质供给大后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秦岭更是如此。只有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加以调整,认识到“秦嶺不需要人类,而人类离不开秦岭”的事实,加快形成秦岭生态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给秦岭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才是成就“金山银山”的根本。
三、秦岭命脉即人的命脉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秦岭涵盖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气候之多样造就了物种之多样。仅陕境秦岭(不包括陕境巴山)就有种子植物3400多种,其中特有种植物192种,陆生脊椎动物642种。
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秦岭之命脉,正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提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秦岭的命脉在山,它是南北气候差异形成的关键所在,也是不同海拔造就不同生境的载体;在林,森林是地球之肺,正如呼吸与人类的关系,失去将不能存活:在水,水是生命之源,关乎万物生长,乎人类命运;在空气,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氧气,供给人类存活。
秦岭的命脉在,人的命脉就在。必须坚持对秦岭实施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快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四、对秦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去年,秦岭成为一个热词,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成为一个热点事件。保护秦岭,就等于保护中国的生态命门,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针对目前秦岭的现状,应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去保护,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厅,让生态保护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秦岭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始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华南虎的灭绝,一个又一个濒危物种的出现,一次次为人类拉响警钟。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人类最终将被欲望吞噬。秦岭的保护应该按照拒止、惩戒、驱离、修复的程序执行。按照其不同海拔的不同区域所承担的生态功能不司,进行层级区分,分级保护,精准制定规章条例,一旦违反,坚决拒止;其二,惩戒。严格按照已有的秦岭相关法律条文,对侵占河道、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倾倒垃圾等行为,依法惩处,绝不姑息;其三:驱离。严重影响秦岭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的违法行为,强制拆除,不留后患,如违法建筑、违法开采企业等;其四:修复。对于已经破坏的森林生态,在自然修复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干预,动员全民参与,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重建生态家园。
3五、秦岭是中国的,秦岭也是世界的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是永续发展之道。秦岭属于中国,秦岭也属于世界。从地图上看,它绵延三千里,与昆仑山相车,成为昆仑山的东方龙首。在地理大发现以前,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是通过秦岭脚下的长安到罗马。如今,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重回视野,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正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具有广阔前景。
成: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流淌着多瑙河和莱茵河,亚洲的大秦岭脚下缠绕着黄河与长江。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在依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永续发展、合理利用,成就綠色家园的共同梦想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也只有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提倡:“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自古以来的智慧。好,人类对知识的探求、对真理的追寻往往从自然开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有了应用于建筑涂料和涂层的“莲花效应”;牛蒡的种子能勾住动物的毛发和人类的衣物,由此发明了魔术贴,它甚至被应用到太空服上。毫不夸张地说,自然引领了人类的进步。反观当下,秦岭已不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秦岭,而是人类再造的秦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昔日的郁郁葱葱将变成荒山秃岭,如果有一天万物赖以生存的秦岭生态系统崩溃,人类将何去何从?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宣传普及,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秦岭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任重而道远,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中国人在日子好起来之后,更加迫切需要天蓝起来、山绿起来、水清起来。爱护秦岭,就是保护自己,只有守住这道天然的生态屏障,才能呵护好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
我想这正是《秦岭简史》出版的意义。在强调生态文明的当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唤醒每一个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对绿水青山的向往。自发行动,全员参与,让山色鲜媚、气象蔼然、百姓欣然。
参考文献:
[1]刘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陕西建设[N].陕西日报,2018年11月12日.
[2]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理论文献[E].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2-07.
[3]王社教秦岭生态保护的历史意义与责任担当[N].光明日报,2020年04月27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