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自然角活动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06周奕涵

关键词:自然角小班幼儿实践研究

周奕涵

摘 要:自然角是班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在这里可以体验种植、饲养的乐趣。自然角拥有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幼儿在这里可以进行观察、记录、照料等一系列活动。但是自然角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容易陷入一些误区。鉴于此,本文对本班自然角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小班如何有效开展自然角活动提出了一些思考及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然角;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69-1

本班自然角的材料主要是两种: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小朋友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其中动物以水生动物为主,因为这类动物气味较小,也不会乱跑。笔者探访过园内其他班级的自然角,有个别班级饲养了仓鼠,其他班级也都是以水生动物为主。本班自然角的活动主要以观察、照料、记录为主。

一、自然角的区域划分

本班自然角设置在教室门口,分为养植区、观赏区和种植区,一共有三个柜子。立柜上面是饲养区。边上的三层柜是观赏区,放的是一些相对长的比较好的盆栽。而走廊对面的楼梯下,我们还安置了一个小柜子作为种植区。

分析:自然角的植物、动物的生长大部分都需要阳光,教室门口的位置能够给这些动植物提供必需的阳光。自然角的区域划分是根据数量而定的,饲养的动物数量较少,就放在了立柜中。而盆栽主要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幼儿只需浇水即可,再加上数量较多(小朋友带来的大多是这种),所以我们放置在了较大的三层柜上。但是种植区摆放在了楼梯间下,但是由于采光较差,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位于立柜的饲养区,上面两层太高,平时观察、饲养都不方便;零散摆放的观赏性植物虽然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种类繁多,不易区分。

思考与指导策略:我们考虑将资源库和种植区的位置调换,确保自然角的阳光照射。同时,带领幼儿逐一认识自然角中的动植物,尝试共同制作标志牌并贴在盆上,帮助幼儿认清每盆植物。

二、自然角活动

本班自然角活动划分为观察、照料和记录三方面。

1.观察活动。本班的观察活动以自由观察为主,幼儿利用来园、离园、區域活动、餐后等时间自由进行观察。

分析:观察活动是幼儿在自然角最经常进行的活动,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限,在他们看来,动植物每天基本都是一个样,没什么变化,时间一长很容易失去观察的兴趣。对于观赏区的植物,我们更多进行的是“欣赏”。而“观察”活动更多发生在种植区。种植区我们选择的是“大蒜”、“红豆”这类发芽较快,生长周期较短的植物,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生变化。同时将观察与照料结合,让幼儿知道正是因为自己的“照料”,植物才发生了变化,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期待,在这段时间内就有了观察的欲望和主动性,幼儿观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思考与指导策略:兴趣是活动的前提,尝试将观察与照料结合,提升幼儿的兴趣。

2.照料活动。开始我们是每天轮流照料,但是实施下来发现,由于小班幼儿规则意识较差,对日期也不敏感,小朋友们总是记不住今天轮到谁,每天都要提醒。所以我们的照料工作改为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一轮。而为了培养幼儿的集体感,虽然动植物上都有幼儿自己贴的姓名贴(证明是谁带来的),但是我们照料的时候都是统一照料。照料的内容以浇水、喂食为主,偶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翻土、换水、修理叶片的活动。照料的时间主要是晨检来园时、午饭后或起床后。

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照料,可以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能力。到后期,每组幼儿都会自觉进行分工,今天你浇水,那我就喂食,明天再换,充分满足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但是在种植区中,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可能是一周,所以当新的一组幼儿接手种植任务后,植物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往往对于植物之前的生长过程一无所知。

思考与指导策略:在一周的照料中,鼓励幼儿每天尝试不同的任务,这样一周下来幼儿可以体验到每一道工序。同时,鼓励本周不参与照料活动的幼儿也每天观察一下动植物,了解一下他们每天的变化,为今后自己接手任务做准备。

3.记录活动。本班的记录活动以“打钩”和“签名”为主。我们有一本记录本挂在立柜上。有“浇水”、“喂食”、“松土”等几个选项,今天做了什么,就在下面打一个勾勾,然后在最下面盖上自己的姓名章作为签名,日期就由老师或者保育员代写。

分析:笔者在初期尝试让幼儿自己画出自己今天的所见所做,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绘画能力较差,基本都是无从下笔,所以只能改为打钩记录。

思考与指导策略:在幼儿记录的内容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播种”、“发芽”等,教师可以单独拿出来介绍,将其列入课程资源,发起相关的艺术活动等,比如让幼儿尝试画一画发了芽的豆子,锻炼绘画能力。

自然角的区域活动较为零散,在一日活动的任何时候幼儿都有可能出现观察的兴趣。在观察时,教师需要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欣赏外形。虽然照料的人每周都会更换,但是动植物是不会更换的,这与自然角的区域活动特性是有关的。所以我们需要将照料和观察结合起来,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动植物的生长。

记录活动需要结合着看,因为每个幼儿记录的都是动植物生成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完整的生长过程需要将所有幼儿的记录结合起来,这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

开展自然角区域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幼儿接触自然、融入自然、了解自然的一种形式,教师应注意将自然角作为一个重要的活动区角,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引导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俞晓燕.幼儿园自然角养护观察指导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23).

[2]胡海燕.幼儿园自然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28).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幼儿园,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自然角小班幼儿实践研究
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
谈基于自然角创设的幼儿自主观察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大自然的浓缩
创设魅力自然角,让童心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