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0-11-06吕凤琴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初中语文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被人们强烈关注,随着现阶段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致使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的革新。文章将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技术改革提供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 引言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采取传统的授课制。教师一般按照讲义讲课,内容枯燥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数字化资源等相关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成功颠覆了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此阶段中“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法极具有代表性,这也充分地显示了我国现阶段在信息技术的科学辅助之下,使我国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改革,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也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除此之外,通过对“互联网+教育”内容的相关分析,也不难看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情境创造、场景构建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从而使教学工作进一步得到相应的保障。

二、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能够科学合理的融入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工作之中,从而形成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二元化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逐渐的以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教学资源等方面形成的“第三方”。在此阶段中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的网络视频、电子资料等相关内容进行网络学习的功能,进一步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环节中科学合理地构成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与第三方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而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众所周知,现阶段的教育主体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客体就是指初中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而第三方是指现阶段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例如,在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教育对象,将第三方所包含的相关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第三方的教学模式或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都是可以对初中语文相关知识点进行传授工作,因此,第三方与教师都可以成为教育主体。但是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讲,教师通过相关技术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制作、使用,從而在此环节中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因此,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说,学生与教师都属于教育客体。因此,随着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转变,能够使教师、学生、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使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资源媒介的转变

在运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工作时,资源匮乏的现象极为严重,往往教师只需要粉笔、教材、黑板这三种资源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但是这种基础的教学方式一般只适用于语文、英语、政治、历史这类文科性质较强的学科,这类学科更偏向于感性思维,更加注重对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因此,传统的类似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能基本地满足这些学科的要求。但是即便是这类学科,如果有互联网教育的参与,例如,用投影仪放一些视频,音频,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数学、物理、化学等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因相关教具的不足造成学生不能在教学环节中拥有直观性的体验,也对教学环节中的情境创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类学科一般更注重于理性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想象能力,从多维度,多角度去理解事物。而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现阶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使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相关先进教学设备逐渐地走入到教师教学的工作当中,使我国教育工作成功地从手工资源转向到了数字资源,这不仅使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效率与分享在教学环节中有效地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拥有更强烈的视听效果,多方位进行教学,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新闻报道《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时,语文教师可以去网络上下载一些战争年代的视频,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也让他们学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他们体会到正是有无数革命志士的拼搏顽强,才有了今天的和谐社会,所以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互动机制的转变

在进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主要是依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进行的。然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时,常常会因为对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造成问题的深度不够,致使学生在回答的环节中总是出现对或错、是或不是等方式进行答题的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比较形式化,这样单一的问答模式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听讲,从而让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内容,无法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然而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互动的形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现阶段应有的相关技术,如QQ、微信、邮箱等形式进行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有效交流,使学生与教师在拉近距离的同时为教学效率与质量提供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其他的互动模式,例如,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以幻灯片或音频的方式展现,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除此之外,也可采用分组模式来进行这一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互联网+课前=备课与预习”

传统的备课模式一般为教师根据教案来准备讲义,扁平枯燥,缺乏针对性,往往一本教案沿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现阶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工作的环节中,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与新媒介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备课工作,使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工作的环节中,能够充分地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通常情况下,每个班级都有QQ群,微信群甚至是班级博客等,班主任经常在其中通知信息,初中语文教师在对《观沧海》进行备课工作的环节中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运用微信、QQ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篇内容知识的预习情况,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把学生在预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设计到教学环节中。使备课过程中针对性提高,抓住重点难点,提高备课效率与质量。同时,还可以对《观沧海》的作者曹操进行科学合理的点评,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对人物点评的方法。这样预习方式使教学从传统的“一对一”的交流模式转变为“一对多”的交流模式,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在班级群QQ群、微信群里分享预习资料和预习成果,这样就能从他人的预习成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从他人对于知识的理解角度中,多方面、深层次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再例如,教师在展开《渔家傲·秋思》这篇古诗词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当时塞外黄沙、大雁群飞等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中凄清、悲凉、伤感的气氛,引发同学生的讨论思考,当他们的思想与当时的历史产生共鸣,那么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因此,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备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并且这样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掌握教学目标,使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盲目学习产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现象。

(二)“互联网+课中=讲解与互动”

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视频的方式进行情景的创设工作。例如,在开展《观沧海》课文内容教学的工作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该文章所牵扯到《三国演义》的部分内容进行展示,在此环节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得到有效地集中,还能够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断地对该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如果脱离互联网,这种讲课模式所需备课量巨大,并且有限的课堂时间也无法完成。互联网+课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情境创造,还能够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致使学生能够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全面地发展自身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互联网模式下,课中逐渐由主客分明的“填鸭式”教学即教师为主体单纯输出逐渐轉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取他人的想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参与课中学习中。

(三)“互联网+课后=巩固与评价”

传统的课后作业为纸质版,这一模式题库匮乏,并且打印过程耗费才力无力也巨大。同时,课后作业教师无法及时修改,给教师工作带来极大负担。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出相应的语文题库,使学生能够通过现阶段的先进电子设备对题目进行解答工作,同时,教师应当及时地对问题进行批改,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讲解。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知识巩固的环节中不断地对相应的问题加深记忆,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学生的评价修改教学计划,使学生的意见进一步得到充分考虑,制定最适合学生学习,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 结语

据此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在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革新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合理地运用该项技术,使教学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忠.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24):75-76.

[2]张培,王晓敏.“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学习课堂设计[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12):72.

[3]张培,许家利.“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学习模式[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6):143-145.

作者简介:

吕凤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景城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