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05王静
王 静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呼吸科 天津 300250)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并常伴有发热症状,损害肺功能,影响其正常生活[1~2]。临床常采取布地奈德治疗该疾病患者,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稳定性,改善平滑肌收缩情况,从而改善肺通气能力。但布地奈德药效较为单一,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硫酸特布他林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致痉挛物质的释放,提高支气管纤毛上皮廓清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7~79岁,平均(58.63±6.54)岁;体重52~80kg,平均(67.58±9.86)kg;GOLD肺功能分级: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8~77岁,平均(58.74±6.29)岁;体重49~79kg,平均(66.95±10.04)kg;GOLD肺功能分级: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3]中慢阻肺诊断标准,且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或伴有发热症状;②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②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1)盐酸氨溴索口服液(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34,规格:10ml∶30mg),口服10ml/次,3次/d;(2)口服莫西沙星(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5,规格0.4g/片),1片/d,治疗1周。
1.3.1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阿斯利康公司,注册证号H20140475,规格:2ml∶1mg)治疗,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器雾化吸入,2ml/次,2次/d,治疗1周。
1.3.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20140108,规格:2ml∶5mg),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器雾化吸入,2ml/次,2次/d,治疗1周。
1.4 评价指标
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与血气指标:(1)炎性因子水平: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离心10min(速度:3000r/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2)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测试仪(意大利科时迈公司,型号Pony FX)测定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压(MEP)及最高呼气流速(PEF)及最大吸气压(MIP);(3)血气指标:采取血气分析仪(美国实验仪器公司,型号GEM Premier3000)测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CPR、TNF-α及IFN-γ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CPR、TNF-α及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肺功能
治疗前两组FVC、MEP、PEF及MI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MEP、PEF及MIP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
2.3 血气指标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及Sa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水平较治疗前低,PaO2及SaO2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及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3 讨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呼吸肌疲劳,且随着病情迅速发展会使呼吸更加困难,导致缺氧,甚至会引起休克,危及生命[4~5]。临床治疗该病常采取莫西沙星、氨溴索进行基础抗菌和化痰平喘治疗,该药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组织穿透力,在肺组织中也可达到很高浓度,是治疗呼吸道感染较好的药物[6]。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发时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极易发生缺氧,增加上述药物的治疗难度。
呼吸功能减弱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主要特征,加之气流受限和机体炎症反应严重,会促使机体释放大量TNF-α和IL-6因子,肺部组织有害物质增多,CPR和IFN-γ活性增强,导致PaCO2较高,肺功能下降,血液输氧能力也相继降低,PaO2和SaO2减少,从而使患者病发时发生缺氧状况,容易引起休克[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CPR、TNF-α及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VC、MEP、PEF及M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及SaO2高于对照组,提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应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分析原因为,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TNF-α、IL-6、CPR及IFN-γ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滑肌收缩情况[8~9]。同时通过雾化给药方式可对呼吸道局部作用,副作用较小,且已经研究表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10]。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均有呼吸肌疲劳和肺水肿情况,加重患者病情,且容易引发缺氧,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硫酸特布他林可通过激动β2受体的选择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致痉挛物质的活性,从而改善支气管痉挛引起的缺氧和SaO2占比,改善PaO2和SaO2水平[11]。同时,该药对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有抑制作用,还可使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廓清能力提高,对肺水肿和呼吸肌疲劳均有较好的改善[12]。因此,该药与布地奈德合用可有效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与痉挛,改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与缺氧状况。
综上所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