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效果

2020-11-04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0邹慧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附表外科护理人员

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0)邹慧琴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妇科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主要包括卵巢肿瘤和子宫肿瘤两种。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随着现代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下妇科肿瘤切除数已经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大部分妇科肿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开放性手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无论进行哪一种手术方法治疗均需接受相应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就是指在充分了解患者围术期生理学基础上对择期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应激操作损伤为原则,以此降低患者各项应激反应,促进患者预后[1][2]。基于此,本文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护理中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30人。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该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7~53岁,平均年龄为(42.69±2.33)岁,病程为5~15个月,平均病程为(12.47±1.86)月。其中该组共有11例患者为宫颈癌,9例患者为卵巢癌,1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该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8~54岁,平均年龄为(43.51±2.46)岁,病程为7~18个月,平均病程为(13.74±1.92)月。其中该组共有14例患者为宫颈癌,8例患者为卵巢癌,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

本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肾脏等器官性疾病患者;排除患有胃肠道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经本院检查均符合妇科肿瘤疾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同时将头偏向一侧,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对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积极鼓励患者术后早日下床活动,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护理并且按时查房等。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①成立快速康复外科工作队伍:在本科室内选取有两年工作经验以上的护理人员组成工作小组,护士长任命为小组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小组内成员,护理组长对小组内其他护理成员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相关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护理知识。②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入院宣教以及常规胃肠道护理,同时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对患者实际心理变化动态进行详细评估。针对患者实际肿瘤类型以及最终手术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治疗的信心,降低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③术前肠道准备: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术前两小时禁止饮水,并且术前晚八点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④术中护理:由于围术期患者麻醉和手术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患者身体会处于低体温状态,因此需使用段半衰期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输入,保持体温。另外术中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预防血液稀释造成低血糖症。术后盖好棉被,适当增加手术室的温度。⑤术后护理: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镇痛护理,告知患者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肠胃蠕动,提升机体免疫力。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0 10.33±3.42 16.28±7.64 16.71±6.50 9.13±1.49对比组 30 13.77±5.26 35.44±10.73 26.84±9.28 13.79±2.03 t 3.0030 7.9671 4.8971 10.1360 P 0.0039 0.0000 0.0000 0.0000

附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s)

附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s)

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 NK研究组 30 88.07±9.33 53.59±6.16 16.13±2.24 34.55±3.35对比组 30 74.25±9.68 45.13±5.33 20.24±3.07 26.36±2.49 t 5.6302 5.6884 5.9235 10.747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附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n(%)]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主要从CD3+、CD4+、CD8+、NK四项指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和恶心呕吐。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计量资料(±s)进行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两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计数资料[n(%)]进行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10%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3。

3 讨论

妇科肿瘤主要发病中年女性群体,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治疗自身所造成的恐惧会导致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同时手术创伤也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损伤,主要表现就是心率加快以及焦虑和抑郁,不利于患者预后。以往传统康复护理方法强调的就是保持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同时并未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护理,更没有按照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制定护理方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当今外科手术围术期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其主要就是充分根据医学证据对患者围术期的活动以及疼痛进行管理优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以及心理造成的应激损伤,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3][4]。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术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10%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护理中行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及免疫功能恢复较好,护理满意度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附表外科护理人员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