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
2020-11-02魏艳花树洋
魏艳 花树洋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及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无序带来监测和监管压力,都给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舆情治理工作理念亟须更新,体制机制亟待健全,技术水平亟待提升。对此,文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建立“大思政”格局,引领网络舆情治理新思路;树立“大宣传”理念,建构网络舆情治理新机制;培养“大数据”思维,引入网络舆情治理新技术。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
[作者简介]魏艳(1985- ),女,江苏东海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硕士;花树洋(1980- ),男,江苏连云港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无锡 214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题研究项目“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279,项目主持人:花树洋)和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733,项目主持人:魏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还得到了2018年无锡市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提升项目的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9-0098-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兴起,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出,个别高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仅给当事院校本身带来影响,也导致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评价。高职院校同时具备“高等教育层次”和“职业教育属性”,如何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妥善应对舆情危机,并通过舆情治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带来舆情治理新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8.54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1%。这一数据显示,互联网目前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也早已从传统的PC端流向移动终端,麦克卢汉经典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在当下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三微一端”平台不仅担任信息传播主流渠道的角色,还是舆论发生发酵的主要场所。
1.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容易诱发舆情问题。如今,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每个人既可以是受众,也能成为信息传播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信息采集和发布,并通过开放的网络平臺互动进行传播,传统媒体单向的、线性的传播转变为传者、受众地位平等的多向度、发散性传播过程。这种裂变式的信息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几何级数扩散,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网络舆情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围绕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普通民众(主体)对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客体)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态度。在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掌握着话语权,通过议程设置引导着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和态度,舆情的可控性较强;而在互联网高度普及、“人人皆记者”的当下,舆情的形成、发酵迅速,传播速度惊人。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存在无序、发酵快、监测难和谣言多等特点,容易让深陷其中的人们难辨真假、无所适从。
2.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无序带来监测和监管压力。随着网络意见平台和网民数量的增加,近年来网络舆论对传统媒体也有“倒灌”之势,越来越多经过网络“爆料”的热点事件,引起传统媒体的积极参与,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助推网络舆情的快速发酵,甚至会形成网络舆情“绑架”媒体、“网络暴力”等,给处于事件中的个人和群体带来压力。而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多元和个性化特征,信息来源众多、传播速度极快,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突发事件的管控难度不言而喻。缺乏有效监督和管控的网络世界,非线性、去中心化的传播又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按照个人好恶进行过滤,而懒得付出时间、精力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致使负面舆论、偏激情绪一经出现便能得到迅速传播。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网络舆论生态正在逐渐引起重视,频繁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各种不实舆论的蔓延、网络越轨行为在污染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生态、扰乱网络秩序的同时,也凸显出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是以高职院校为主导,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的监测研判、安全预警和干预引导,已达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维护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过程。网络舆情治理过程需要坚持开放发展、兼容并蓄、协调推进的治理理念,但就现实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舆情治理工作理念急需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意识形态和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高,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逐步对互联网空间加强规范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讲话中多次提到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并形成了重要论述。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社会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具体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也应当成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得到普遍而有效的重视。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为关键词检索,有百余项结果;而以“高职网络舆情治理”为关键词检索时,文献数量不足10条。在具体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高职院校通常只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关注网络舆情,且只把负面舆情作为治理对象,采取回避、删帖等被动、消极的方式避免事态扩大;而忽视了平时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树立学校正面形象。
2.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通常需要多部门、多平台之间互相沟通、联动,进行资源共享、数据联通,从而提高治理效率,保障治理效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治理体制机制,将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宣传工作内容,常态化、常规化运作。
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往往是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信息来源较为单一、资源难以协调,导致治理成本较高,典型表现是一事一策,沒有较为统一的、可持续的治理策略,进而影响网络舆情治理成效。与此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建立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和应急机制、舆情应对岗位责任制、舆情事件善后评估制度等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常显被动。
3.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技术水平亟待提升。理念保守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后果,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技术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重事后补救、轻主动出击,即在遭遇网络舆情危机时被动应对,而忽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资源整合、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测、舆情风险研判等工作。互联网环境下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模式,给网络舆情扩散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转变思路,引入相关技术手段,对敏感问题、舆情风险点进行有效监测和疏导,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技术水平。
另外,网络舆情治理技术水平提升还有赖于工作队伍素质的提高。笔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少数几个学工、宣传部门人员和学生干部开展,多为兼职性质,有的人甚至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十分模糊,这种非专业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网络舆情治理效果不理想,应对舆情问题的效率偏低。
三、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路径
网络时代,话语平台越来越开放、意见表达越来越便捷,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多种价值观念同时存在,网络舆情问题频发。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从网络舆情治理入手,针对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解决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思想问题,优化网络舆情治理路径,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水平。
1.建立“大思政”格局,引领网络舆情治理新思路。“大思政”工作格局,是对多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特定的活动或联系机制所形成的合理体系的整体形态描述。其中“大”的特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呈现、多场域运作、多层面影响。
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身处其中的高职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先进、眼界开阔,不仅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知识面越来越宽广,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空间也在扩大,这些都使得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因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需要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开展舆情治理工作,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以“浸润”而非“灌输”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实践行为。
首先,以“大思政”格局为指导,将网络舆情治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由党委宣传部统领,学工、团委、思政课教师等多部门、人员联动的舆情治理队伍,制定新闻发布机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办法等舆情治理的相关制度、办法,为舆情治理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应用,开展新闻发言人培训、突发事件模拟演习等,提高舆情治理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其次,让新媒体技术和理念进入思政课程,扩展网络舆情治理阵地。让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用新媒体技术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理性看待网络热点事件和敏感问题,审慎行使意见表达的权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新闻事件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身边的人、事、理;还可以将实践活动纳入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手机记录社会实践并在线上线下与同学、教师分享交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氛围,丰富网络舆情治理载体。要充分重视和运用新媒体,开发符合青年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新载体、新阵地,并扩大覆盖面,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影响力。不仅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还应当通过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协同共进,健全新媒体联盟等措施,助力“大思政”平台建设,投放丰富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尽力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2.树立“大宣传”理念,建构网络舆情治理新机制。早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大宣传”理念的核心是立足全局、通盘考虑、统筹各方、整合资源,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以获取综合宣传效益。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宣传”理念需要灵活的多维传播思维,以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创新认知方式,重构隐性宣传和立体传播的实践性思维。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成为青年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成为舆情问题的高发地,因而不论是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问题、做好宣传工作,都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全媒体协同、内外部整合、多方位联动的“大宣传”格局。
网络舆情传播存在无序、发酵快、监测难和谣言多等特点,从事件发生到形成舆论风暴有时仅需短短的几个小时,而造成的影响却可以持续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疏忽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和管理,就容易在突发事件面前手足无措;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正确研判与合理疏导,则会使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因而,建立系统完备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和突发舆情处理机制。将网络舆情治理作为常规工作,密切关注、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对舆情类型和走向进行研判和预测。要从软硬件层面着手,成立舆情收集研判的相应机构,依托科技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遇到突发网络舆情危机时,要及时进行干预,调动相关资源积极应对,努力将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免焦点问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放大、变异。
另一方面,要培养网络“意見领袖”参与网络舆情治理。将校园网络中较为活跃、看待问题见解独到、在学生网民中影响力较大的一部分人联合起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表达对校园生活、新闻事件、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网络舆论的走势。涉及具体的网络舆情事件,“意见领袖”的作用主要包括传播正面信息,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同时努力冲淡负面言论,避免事态发展越来越不可控。
3.培养“大数据”思维,引入网络舆情治理新技术。“大数据”时代,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各类网络数据库,实时掌握信息,并运用搜索、分类、分析软件,计算机运算和业内专家研判,精确描绘现状并预测未来。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舆情传播,在数据体量、复杂性和传播速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优势。因而,利用“大数据”思维认知舆情传播规律,从技术层面提升工作水平,成为高校做好网络舆情治理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通过海量信息抓取,帮助人们及时捕捉异常动态,为舆情处置提供数据预警。虽然数据本身主要揭示的是“可能相关”而非“逻辑因果”关系,且需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价值,但这些“可能相关”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的主观判断提供便利。高职院校可以打造一支胜任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的专业队伍,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科学预测网络舆情的潜在发展,并及时化解不良后果,在规避网络舆情危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舆论引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培养“大数据”思维离不开媒介素养的提升。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作为舶来品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网络媒体兴起尤其是新媒体普及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关注的是,受众是否具有健康的媒介甄别和评价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从这一意义上看,高职院校师生媒介素养提升对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大有裨益。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媒介化生存成为一种常态,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媒介所构建的并非现实环境的原貌,而是经过加工、重构之后的“拟态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容易将“拟态环境”直接当作现实环境来认知,并根据既有的经验和心理认知水平有选择地接受。因而,“拟态环境”下的网络舆情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学生媒介素养也成为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途径。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理解基础媒介知识;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辨别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社会现实;掌握媒介信息传播知识和技巧,并为我所用,助力个人社会化进程。首先,要掌握媒介相关知识,包括媒介生产和媒介内容知识,即媒介如何生产、传播信息,制造社会热点吸引受众关注,并通过设置议题引发受众讨论,形成舆论。其次,面对海量信息时进行筛选和判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并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对拟态环境的批判性。最后是要在掌握和理解媒介的基础上,克服对新媒体的依赖,多渠道搜集信息,多角度看待问题,保持思想的独立和行为的理性,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53-55.
[2]樊亚平.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J].当代传播,2006(4):62-64.
[3]李蕙,李白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网络舆情的防控[J].才智,2019(30):89.
[4]李希光.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10-16.
[5]刘晶,吴国毅,黄艳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问题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4):73-79.
[6]刘兴平.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4-108.
[7]莎日娜.大宣传格局下加强高校新媒体整合发展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04-107.
[8]宋婵娟,施嘉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党建思想教育宣传的路径研究要点构架[J].才智,2019(32):118.
[9]陶慧.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84-87.
[10]肖明月.网络舆情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1):40-41.
[11]郁文娟.网络舆情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评论,2019(9):71-74.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2020-02-03].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