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0-11-01张辉艳
张辉艳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0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依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肛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舒缓不良情绪,有利患者身体恢复,及早出院。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舒适护理;应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57
阑尾炎属急腹症,临床上十分多见,有急性起病、疼痛剧烈、误诊率高等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舒适度[1]。如若不能及时治疗处理,则有阑尾穿孔风险,这无疑会加大治疗难度,故一旦确诊则立即手术治疗[2]。同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间辅以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舒适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手术效果、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01月至2020年0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對象,按入院时间依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25.86±7.6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23.22+4.52)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符合《国际医学伦理规范》,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晓,并自愿参加。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协助患者术前的各项检查,嘱患者手术前禁食禁饮,术中配合操作医师,手术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察觉异常及时上报并遵医嘱用药,术后嘱患者排气当天流质饮食,5天后半流质。按时更换敷料和引流袋等。
1.2.2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2.1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之沟通,结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舒适护理方案。手术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告知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流程和手术合作方法,以确保患者心中有数,提高手术适应性,使之提前做好生理、心理准备。此外,还须具体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解答患者的疑虑,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前因紧张感引起的不适。在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案中,应主要侧重心理护理,可详细说明以往治疗案例中良好的预后情况,鼓励患者增强手术治疗的信心。
1.2.2.2手术中护理:应注意患者个人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同时医护人员应避免专业术语,切忌闲谈,以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对于过度紧张者,护理人员应在其身旁抚手交流,予以安慰鼓励,分散注意力。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须积极配合医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降低手术不良事件风险。术中加强保暖,预防低体温现象出现。
1.2.2.3手术后护理:结合患者病情重点监测心率、脉搏、血压等变化,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轻其心理负担。结合患者麻醉情况,指导患者仰卧位休息,在其膝下垫枕头保持膝关节微屈,以减轻伤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嘱咐患者家属多陪护,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使其内心想法能顺利表达,合理宣泄。在病房播放舒缓的音乐或为患者提供书本阅读,转移患者疼痛时的注意力,对于疼痛难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严格控制探访次数和时间,尽量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以免患者因噪音干扰而影响睡眠休息。依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保证饮食高维生素、高营养。
1.3观察指标
(1)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2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数+基本满意数)/总例数×100%。(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情绪与心理状态,SAS、SDS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负面情绪与心理状态改善越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5](PSQI)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评分越低越好。(3)记录比较患者肛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时间越短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护理满意度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SAS、SDS、PSQI评分、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1。
2.2两组SAS、SDS、PSQI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SAS、SDS、PSQI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均有下降(均P<0.05),而观察组的SAS、SDS、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以最直接的手段迅速改善患者病情[6]。但临床大多数的常规护理,不论是形式上还是标准上都处于基础水平,无法满足患者特殊的护理诉求[7]。常规护理的护理内容一般较为简单,整个过程中的患者体验度不高,对术后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不大。这种情况之下,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得到推动[8]。舒适护理是一种贯穿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干预模式,目的在于增加护理的整体效果和舒适度,其干预范围包含每个层面,有生理上的,心理上的,让患者住院全程心理舒适度和机体生理舒适度处于优质水平,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对治疗的恐惧感[9]。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其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增强了护理的细腻度,减少了患者在住院中各种可能的不良情况,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10]。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能很好地适应舒适护理,护理总体满意度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在这种舒适护理下心理和睡眠质量发生了较好的变化,治疗中的不适感降低,与汪细平等[11]研究报道相符。可能与患者对于阑尾切除術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关,也与其对护理人员存在完全信任有直接关系。因为患者心理不适感很大的原因是担心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会出现潜在的操作失误,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让患者从住院整个过程都能在舒适护理中,能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加大手术治疗中潜在的风险和难度,加快了术后恢复速度。且患者在舒适护理的整个阶段会保持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明显,可舒缓患者心理不适度,提高其睡眠质量,明显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金玉贤,陈涛,徐淑彬.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对阑尾炎术后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6):104-107.
[2]李和禹,王举.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12):1057-1060.
[3]吴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85例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4):1741-174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7.
[5]肖卫东,刘平,马弘,等.睡眠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4O-41.
[6]卢曼曼,冯其柱.加速康复外科在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探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0,47(6):378-382.
[7]陶文锦.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康复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1(2):1774-1775.
[8]吴王潇.康复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治疗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5):8-11.
[9]尚静,王锐.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估[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4(21):220-222.
[10]黎云.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38-2439.
[11]汪细平,陈秀红,夏海燕,等.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