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大盘点
2020-11-0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李永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李 楠、李永霞
PET/CT显像被认为是“一扫了解全身”的一种检查,甚至出现在一些高端体检的套餐中。PET/CT具备其他影像检查学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轻易做到一次扫描全身成像。
但PET/CT全身显像仅体现了所用的放射性探针在体内某些疾病的生理分布情况,距了解全身所有病变还为之甚远,并不能代替所有检查。
以临床最常用的18F-FDG(脱氧葡萄糖)为例,PET/CT可以实现全身葡萄糖代谢及相应解剖信息成像,特异性发现葡萄糖高代谢的肿瘤组织。然而,对于一些葡萄糖代谢水平较低的肿瘤,如透明细胞癌、早期肺癌和肉瘤等,这种检查往往无法给予明确诊断。同时,一些良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胰腺炎、结直肠炎等在PET/CT影像中往往亦表现为阳性,对它们的诊断及鉴别需结合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来完成。
PET/CT扫描的原理
PET/CT诊断疾病主要基于各种放射性探针的在体内疾病组织细胞中的有效分布以及体外影像设备的高灵敏度探查来实现。
当显像剂如18F-FDG通过静脉被注入到体内后,可快速被肿瘤细胞摄取,因18F-FDG无法进一步代谢,从而滞留在细胞内,并且其所发射的放射性可被PET/CT显像装置捕捉到进而成像显示在荧幕当中。
PET/CT可以对全身各部位的病灶尤其是恶性肿瘤进行有效探查,比如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
良恶性病灶的评价主要通过测定葡萄糖代谢程度即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来进行,对于多数疾病来说,SUV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即提示了恶性的可能。
PET/CT诊断适合的患者/人群
PET/CT主要适合于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评估。而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具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相关体征(如消瘦、乏力、黄疸、体表肿块等)、特定症状(如咯血、疼痛、吞咽困难等)以及其他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者均适合采用PET/CT作进一步检查。
此外,PET/CT在神经系统和心脏疾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PET/CT在肿瘤诊疗中的主要作用
① 帮助对部分肿瘤进行良恶性判断;
② 治疗前分期,对恶性肿瘤的局部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进行评估;
③ 治疗后疗效评价及再分期,准确判断肿瘤受抑程度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④ 寻找不明原发灶,对于已发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通过PET/CT全身显像可对肿瘤的来源做出有效判断,以指导治疗方法或病检部位等。
PET/CT检查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① 在检查前24小时不要喝酒,不要做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不食用高膳食纤维(如很多粗粮)的食物;
② 育龄期妇女需排除妊娠可能;
③ 根据医嘱禁食(可饮清水)适当时间,并按预约时间到达PET中心。测量身高、体重、血糖后耐心等待问诊;
④ 带齐各项检查资料,向问诊医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就诊信息;
⑤ 耐心等候注射显像剂;注射完后,请在休息室以卧位或半卧位闭目休息1小时左右,不要走动;保持平静心态,可以饮用少量清水;
⑥ 上机前2分钟内快速饮用完500mL温开水并排空小便,尽量避免尿液污染体表或衣裤,以免误诊,轻装上阵,脱去身上饰品(如:手机、手表、皮带、钥匙、牙套、假发、手饰、硬币等);
⑦ 若不能平卧或疼痛严重者,请在预约时咨询医生,以评估是否可进行该项检查;
⑧ 检查结束后,请等候片刻,由负责医师对检查图像质量认可后,有通知方后离开;
⑨ 检查后适当饮水,24小时内避免与孕妇及婴幼儿(5岁以下)亲密接触。
PET/CT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8F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也就是大家比较担心的放射性辐射部分。一般在PET/CT检查时,我们按照体重(kg)的0.1来计算药物剂量。比如,您的体重是60kg,那么您将注射18F-FDG的剂量是6mCi(mCi是剂量单位)。
在体外,18F的自然半衰期约为两小时,意思就是每两个小时18F的剂量就降低一半。而药物进入人体后,除物理半衰期外,还存在生物半衰期,故实际衰变则更快。因此在检查完毕离开PET中心时,对患者本人、周围人群已几乎无影响。
但对于孕妇及婴幼儿(5岁以下),我们建议24小时内避免亲密接触(不同室而寝、不同桌而食、避免拥抱等)。此外,哺乳期妇女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