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分层教学平台,构建数学生本课堂

2020-10-30王丽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
关键词:实现策略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

王丽新

摘  要:分层教学是指通过科学分层原则去构建学生层次,通过层次化、差异性的数学教学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实现异步成长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也是综合优化学生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策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分层教学活动,切实展现层次化的教学结构,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本文将从组建学生层次结构、划分目标层次、调整作业分层布局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有效落实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实现策略

在很长一段期间,初中数学教学都存在“一刀切”的教学问题,教师会按照教案计划组织统一的数学教学活动,不管学生数学认知能力如何,都需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难度的数学学习任务。然而,生生差异客观存在,他们在数学考试中会取得不同成绩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是难以按照设想计划去内化数学知识的。如果一味强迫学生,让学生在高压状态下学习数学知识,那么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信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落实分层教学法,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其能够切实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一、组建学生层次结构

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要科学判断学生的现有认知能力,将处于同一认知水平线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层层次结构之中,以便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发育规律去学数学、内化数学知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则要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学习成长空间,由此确定学生层次结构,以便科学设计出层次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为了科学划分学生的层次水平,笔者就耗费了大量精力去观察学生,还为此准备了一次摸底考试,选择了一些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整合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经典习题,结合多方反馈确定了学生分层结果:第一层是指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且存在敷衍了事学习心理,而且整体认知能力水平低下,缺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学生;第二层是指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态度认真负责,但是知识整合与运用能力发育情况并不理想,在数学学习中不起眼,但是也不吊车尾的学生;第三层是指数学基础较好,且善于围绕问题情境全面探究解题思路、具有一定解题能力的学生。如此,则可据实确定学生分层结果,有利于促使学生在特定层次结构中实现自主学习。当然,由于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正视学生分层结果,认为分层结论是证明自己不如他人的依据,有可能会因此产生挫败感、失落感,所以笔者会选择以隐性分层的方式来确定学生层次结构,以免伤害学生。但是,如果学生了解了分层计划,那么笔者则不会隐瞒,而是会耐心解释确定学生层次结构的目的、意义,希望可以取得学生理解与信任,尽量激发出学生的竞争心理,促使学生珍惜一切数学学习机会,从而切实优化数学教学氛围。

二、划分目标层次

教学目标标志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能取得的学习成长,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展开,否则便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认知负担,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对此,分层教学理念则强调构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由此兼顾生生差异需求,使其能够切实实现有效成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层次化的数学指导去引导学生逐步内话说化学知识,使其能够切实实现异步成长。

就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一课教学中,为了确保各层学生都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笔者就客观分析了各层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数学认知能力,据此设计了層次化的教学目标。针对第一层学生,笔者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客观分析一组平行线的位置关系;针对第二层学生,笔者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能够通过数学阅读、动手操作与数学推理活动去判定一组直线是否存在平行关系;针对第三层学生,笔者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能够自主判定直线的平行关系,自主迁移本课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使其能够真正积累有效学习经验。针对这一层次化的教学目标,笔者就可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使其切实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而这就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让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断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调整作业分层布局

数学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媒介,而常规的“题海战术”则导致初中生渐渐产生了学习负担,使其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写作业,无暇反思、总结解题经验,渐渐便让学生产生了不堪重负的学习心理。对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在落实分层教学理念的实践活动中去构建层次化的作业结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习题资源去解题,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使其也能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教学中,为了兼顾各层学生的解题需求,笔者就设计了层次化的数学作业。针对第一层学生,笔者所设计的课后作业主要是针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顺序、消元法的应用所整理的计算题,目的是要及时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状态,及时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如此,则可帮助第一层学生及时内化本课知识,初步优化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另外,针对第二层、第三层学生,笔者则是通过销售问题、路程问题等各类现实问题设计了一些应用题,学生需从中提炼数量关系,由此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积极利用消元法自主解题,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如此,则可让各层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解题范围内自主整合、运用数学知识,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客观分析各层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能力与发展空间,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不断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落实分层教学法,切实关注生生差异,保证数学教育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硕,高云柱.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25.

[2]  胡颖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8(26):34-35.

猜你喜欢

实现策略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
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