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初探
2020-10-30杜婷婷
杜婷婷
摘 要:本文分别从科学设置传承内容、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科学总结传承经验、改革创新传承方式四个方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扬以及壮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
一、科学设置传承内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设置传承内容,为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资源基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广度不断拓展,传承深度不断增加,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物质、精神以及社会生活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一般是指建筑、饮食以及服务等;精神文化一般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论等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社会生活文化一般指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等。因而,在建设当代“传承发展体系”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深入理解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传承内容,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制,在此基础之上对传承体系的发展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二、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可以提供一个优良的外部管理框架,使各项传承方案得以顺利落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实效性有所增加,进而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障体系属于基本要素,涉及并且涵盖有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以及认识建设等多个方面。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做好其宣传以及教育工作,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投入到体系建设活动当中;其次,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逐步的完善,在《宪法》基础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进行逐步完善,深入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各项细则,保证有法可依;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机制,做好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例如对名村、名镇的保护制度进行完善等。
三、科学总结传承经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科学总结传承经验可以为其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传承发展体系”的科学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促进其实现快速发展,进而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需求,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历史优秀,同时博大精神,结合历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得到了不断的优化,最终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措施以及传统方案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具备较高的契合度,因而其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得到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对文化传承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四、改革创新传承方式
要想对传承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以及创新,使其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将新的时代内容融入到传统继承方式当中,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需要在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文化创新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大众化。
(一)民间传承
需要对民间传承加强重视,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传承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民间传承方式可以分为家族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方式以及行业传承方式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在任何文化发展阶段民间传承都能够促进其弘扬以及发展。通过对当前民间传承方式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民间传承总体情况并不理想,其传承效果较差。因而,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民间传承方式的具体价值,对民间传承方式自身所具备的生态化内涵进行重点保护,在民间传承方式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完善的传承体系,对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使其与传统民间传承方式实现有机结合。
(二)教育传承
在教育体系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有效提高其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帮助其构建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凝聚群众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具备良好的引导作用以及促进价值。因而,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当地教育发展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校园教育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与此同时,各个地区还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民族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文化传承以及教育工作,从而尽可能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现代传承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而,需要紧抓信息化发展这一特点,对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发展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传承发展体系”,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当中,通过更多文化产品的诞生,使人民群众整体精神文化水平得到提升。首先,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对文化产业的全新发展加强重视,做好非物质文化的整合工作,对其进行系统配置,结合不同地区民族性以及地域性特點,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能够徐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全新方式。
参考文献
[1] 曹存有.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建构模式[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