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创新对策
2020-10-30刘子萱
刘子萱
[摘 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颠覆了传统的行业发展形式,且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传统的审计方式和理念显然已经过时,高校内审工作迫切需要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因此,高校应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改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6.029
[中圖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6-00-02
0 引 言
大数据的特性可以概括为“4V”,即大量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和高价值性(Value),其中,核心属性是价值性,与大数据的最终目标相匹配,即如何在海量的不相关的数据中挖掘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数据的发展对内部审计信息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大数据让实时审计成为可能。大数据使审计可以实现审计监督前移,实现对高校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监控。其次,收集处理数据更加智能化。大数据审计方式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审计对象,从数据信息的相关关系中找到不容易发现的风险问题,从而规避抽样审计风险。再次,促进审计职能转型。促进审计从监督型审计向管理服务型审计转变。最后,使数据成为审计的驱动力。大数据的应用打破了信息之间的壁垒,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利用信息共享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1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层重视程度不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意识淡薄
高校的审计工作相较于高校的其他管理工作来说开展较晚、发展也较慢。相较于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等,内审部门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管理层的重视。许多内审机构人员严重不足,有的内审部门没有独立出来,仍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筹备或者初级阶段,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管理层也不想投入过多的经费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习惯按部就班,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紧迫程度。
1.2 内部审计机构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在内审工作实践中应用专业化审计软件工作的并不多。内审人员习惯应用传统的手工方式查账或者利用计算机中的办公软件对审计数据进行简单处理,这种全手工或者半手工的工作方式使内审效率低下和错误率偏高。已经应用审计软件的高校由于没有自主研发软件的能力,会依赖外部软件开发商完成。软件开发商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或者软件应用范围有限,使审计软件不一定能满足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需求。因此,现在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审计软件功能局限在查询数据、抽样和生成审计底稿的简单操作层面上,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使内部审计机构普遍信息化程度偏低。
1.3 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高校科研部门、教学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都实现了信息化办公,高校也都建立了自己的OA办公系统。但是这些系统之间并不相通,而是各自为政。如果内审部门的信息系统要查询这些部门的信息,需要接入它们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数据接口不相同或者程序不兼容等,一方面,审计取数比较复杂,花费时间精力较大;另一方面,数据转换后可能存在错误或者丢失的风险,降低了内部审计效率,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大,如果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能实现全覆盖,就不能把控所有的风险点,实现实时审计。
1.4 内部审计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然而相关内部审计信息化制度仍不健全。许多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筹备阶段或者初级阶段,并没有规范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且我国在这方面可参照的法律条文比较少,导致高校内审信息化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不利于以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由于没有规范的系统操作权限细则,导致使用人员权责不明晰,没有建立系统定期维护和安全保障制度,可能导致系统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使系统中的数据和文件丢失或泄露,给高校带来不必要
的损失。
1.5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信息化素质不高
由于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缓慢,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多习惯应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只对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不足。高校审计人员中不乏年龄偏大的老员工,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同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具有审计、财务知识,但缺乏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单一。加上平时没有机会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导致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偏低。
2 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创新对策
2.1 加强对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内部审计应该顺势而为,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管理层应该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例如,适应高校整体业务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内部审计效率,更好地监控高校经济活动资金风险,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因此,管理层应该积极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予相应的资金和人员支持,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此外,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开展内部审计的主体,也要强化对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认识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内部审计环境和逐步扩大的内部审计范围,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2.2 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实现数字化审计方法
传统的信息化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使用需求,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紧跟时代脚步,加快软硬件设备更新。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选购适合高校经济业务的软硬件设备,利用先进的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设备和软件。对于具备自己開发审计软件能力的高校,可以结合高校实际增加与实际相符的新功能或板块,使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更加个性化。审计工作的软件除了满足基本查询、分析、报告生成等基本功能外,还要预留接口,方便对接其他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2.3 构建高校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审计
要想实现实时审计或者全过程审计,高校需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防止部门各自为政,成为信息孤岛。首先,高校要统筹规划构建信息系统,使高校各个部门的信息在系统中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使内审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其次,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促进数据流通,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最后,保障平台数据的安全,指派专人定期维护系统并做好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高校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实时审计、非现场审计成为可能,可以促进事后审计方式向全过程审计和实时审计方式转变。
2.4 完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相关制度
内部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是内部审计信息化推进的前提。国家层面应该研究制定一致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出台推进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高校层面,首先,应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高校信息化制度操作体系,出台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准则。其次,制定内部审计信息化操作细则,对内部审计信息化操作流程和环节进行标准化规定,规范各个权限或岗位职责,让内部审计人员各司其职。最后,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对信息平台的网络监督和管理,制定网络突发事件预案,营造绿色上网环境,避免出现信息泄露、数据丢失或者遭受网络病毒攻击等现象,给高校
带来损失。
2.5 建设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对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审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顺应新时代的大数据思维,参与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具有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人员参与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充实内部审计人员,改变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少、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另一方面,应加强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大数据技术方面的知识,让现有的审计人员尽快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此外,还可以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高的高校加强合作,或者请相关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或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队伍。
3 结 语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高校的科研、办公、教学、财务等诸多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内审工作急需探索并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牢固树立科技强审、信息强审的意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变革,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效率,促进高校事业健康发展,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玉玲.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8):60-61.
[2]张阿维.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6-27.
[3]郑梅娟.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实问题[J].审计月刊,
2019(1):38-39.
[4]彭凌.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会计师,2019(2):47-48.
[5]林慧.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变革[J].中国农业会计,2019(8):32-34.
[6]刘顺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