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超越: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分析
2020-10-30王保林
王保林
摘 要 职业院校与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实现诉求的统一,促进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企业一线生产革新。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中,逐渐从“相互适应”走向“自我超越”,同时在适应与超越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中的适应体现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合作中的超越体现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提高产教融合工作质量,建立合理的合作交流机制,以全局视野突破思维局限。
关键词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超越
中圖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6-0006-06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产教融合作为全部七项举措中的第三项加以强调,从多个方面明确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之相应,许多地方也推出了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发展新举措,如河南省政府于2019年11月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六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第二项就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彰显。通过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彼此融合、互相促进,通过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了诉求的统一,这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基础。同时,产教融合对于参与各方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产业一线的生产革新,这是产教融合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在积极落实政府关于产教融合政策要求的同时,也要根据本地和产教融合双方的具体情况,处理好“适应”和“超越”这一对矛盾。本文主要结合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产教融合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地域性背景
由于空间、时间和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产教融合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实力、竞争力,一般会主动寻求优质企业,追求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成果。与之相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源相对宽泛,指向性并不明确,“企业作为完全的经济实体,不具有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校企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1]。企业新员工的补充也并非依赖于职业院校特别是产教融合合作方院校,他们完全可以在更多的院校中选择新员工,未必局限于一地一家的职业院校。这就导致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但远没有职业院校的热情和急迫。
“在行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少企业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发展动力,即便是响应国家政策来参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也多半是浅尝辄止,不愿与校方展开深入合作。”[2] 企业从产教融合中获得的直接收益无论是时效性方面还是针对性方面,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企业本身的实际问题。有研究发现,在产教融合中企业参与实习总体上是获利的,但各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企业是否主动,对产教融合的实施和效果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职业院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职业院校要在完成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任务的同时,为生产企业带来更直接的帮助,这对于发展和巩固产教融合成果至关重要。
从全国范围内看,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不同地区产教融合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有着更为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企业整体水准也处于整个行业发展顶端,它们的产品质量、生产技术、企业理念、管理机制等都比较先进,可以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来看,职业院校一般是追随企业的,企业从生产技术、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主导着产教融合过程。而中西部地区的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相对不如发达地区,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和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由于历史原因,职业院校和企业有着各自的发展共同体,两者关注及应对新技术新理论新文化的态度和措施存在一定差异,面对的具体问题也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掌握、关注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文化极有可能走在企业的前面。在合作过程中,除了实现共同育人这一根本目标,双方完全可以在新成果转化和开发等方面有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合作。产教融合中“教”是底盘,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支撑;“融合”是途径,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引导。因此,我国的产教融合必须是“教育主动,以教引产、以教促产、以教助产”[3]。从职业院校角度看,完全可以在适应学习企业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或者某些具体技术上,实现对企业的“超越”,从而实现对企业的促进和引领。
二、合作中的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过程中,首先要发现职业院校校内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差别,尽量弥补这一差别,其实质就是向生产实践看齐。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是个人职业准备适应生产实践过程;对职业院校来说,是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生产实践体系。这里的“适应”不是生产技术等某一方面的适应,而是全方位的适应,是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改造,是职业院校整个培养体系的完善。
(一)学生在产教融合中的适应
在职业院校培养体系中,职业知识技能无疑是重点内容,教师学生双方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些是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中最专业最核心的部分,而职业道德、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等虽然也是职业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这些内容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同时这些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这一点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内部不容易突显出来。产教融合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职业现场,在这一场景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对新人的关注与照顾会随时间慢慢变淡,职业实践就这样慢慢展开它最真实的一面。实践会用不同的方式告诉学生生产实践与职业院校学习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这些方式有些可能是较为正式的培训活动,比如生产企业的集中培训和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有些可能是用活动的结果告诉学生,哪些做法是合适的,哪些做法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做法往往表现为实践学习中的种种挫折、失败、不如意等。而学生进步的标志并不是在校学习时的考试过关、作业合格、老师认可等,而是生产实践中的这些挫折、失败、不如意不再出现或者以可以接受的情形出现,这就是适应了生产实践。
对生产实践的适应既是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素质结构的全面改造,也是对学生职业准备的全面提升,以适应生产实践为抓手,促使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实现了融合。“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互动的、不可分割的。”[4]适应生产实践的过程其实也是情境学习的过程,学生从在职业院校中脱离情境的知识技能学习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光是知识技能完成情境转变就是一种深度学习,更何况还要部分参与生产实践应用这些知识技术,或者学习生产实践中的新技能。产教融合过程中,不要只关注既定教育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丰富发展,也要关注到他们全面的适应过程。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一种情况,那就是生产企业之间的差异。这里强调的不是生产企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是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适应不同的生产企业也是职业院校学生顺利入职的重要素养。
(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适应
产教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培养学生实践素养的同时,也检验职业院校整个培养体系的培养成效,进而反映出培养体系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教融合中职业院校也存在适应问题。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适应主要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段,可能是一个月或两个月的短期实践,也可能是半年或者一年相对时间较长的生产实践。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可能适应周期会更长,因为从具体实践、实践评估、评估结果分析到培养体系的调整,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所以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适应过程。
職业院校的适应是通过学生的产教融合准备状态来实现的。首先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完成适应生产实践的要求来实现职业院校的提升。职业院校的适应内容比学生的适应内容更为广泛。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关键是对已有培养体系的反思,以适应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一适应过程其实通过学生的适应过程已经部分实现,特别是在学生适应过程完成后,根据学生适应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感受,反思培养体系并加以调整,主要是增加缺少的课程、减少或者压缩对生产过程影响较小的课程、对某些课程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对接最新职业标准,按照企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促进专业教学内容、课程教材与行业企业技术同步更新。”[5]
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要根据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调整校内教学方法,这一点对教师的冲击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操机会,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职业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实践为核心,以应对企业需求为重点,从而推进产教融合效果的达成。
(三)生产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适应
除了学生、职业院校的适应,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方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一点对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各方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产教融合中企业处于相对主导的一方,融合活动主要围绕生产活动展开,但对于企业来说,从以提升产品质量完成生产任务为核心任务,到增加一项培养人才的任务,企业的整个生产管理工作都要加以调整,这必定也需要一个调控适应过程。以企业方的指导教师为例,从一个会操作的高手到一个会传授的师傅,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企业对这一过程的适应还相对被动,受职业院校影响较大,这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三、合作中的超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一)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超越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学校要实现人才培养过程融入企业工作全过程,进一步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全面融合,进而协调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层面的平衡,构建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可控的培养体系。
1.构建与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在适应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按照“以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基本思路,对本身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重组,突出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强化,构建针对性更强、特色更鲜明的课程体系,努力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在课程内容方面,精选对培养优秀人才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各科教学大纲既要有理论教学大纲,又要有实践教学大纲,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和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在调整课程设置方面,要从企业聘请一批优秀的一线专家、技师参与到课程重构中,避免闭门造车、不接地气等现象出现,使企业在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上有发言权。作为一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院校,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期聘请优秀幼儿园园长和优秀教师担任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顾问或委员,并充分采纳他们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重点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实习指导教师要求》《毕业设计方案》等进行修订并严格落实。
2.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
职业院校在适应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核心环节。在具体教学改革方面,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确定“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突出课程的模块化结构;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深化考试方式改革,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多元评价,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学校学科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在心理学、教育学、教法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在校学习过程和未来教学过程的对接,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中,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加强专业课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校外加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