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以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为例
2020-10-28王俊星
王俊星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 2018)。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已经成了英语教学的目标。阅读文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挖掘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设计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终身发展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文本的人文价值,进而指导其成为能阅读、会思考、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张献臣 2018)。
一、教学内容
本阅读课例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阅读课,授课时长45分钟。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谈未来”,内容涉及人类对今后生活环境的想象、猜测和思考。阅读文本First impressions以李强发自宇宙空间站的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他是如何安全到达“未来世界”及在“未来世界”的第一印象。文章线索清晰,按时间分为时空旅行前、时空旅行中及时空旅行后,以作者的感受为情感主线。文本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对未来生活有了感性的认知;通过对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对比,引发学生对未来预测和思考,唤醒其珍惜当下、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需求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学过探讨未来生活的话题,基本上能用英语基础词汇、句型对未来生活作出描绘与预测。对于未来生活的背景知识,学生只通过看电影有一些了解,对于未来生活印象类的文章初次接触。学生想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了解李强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二)确定学生学科能力优劣点
学生初步掌握了略读、跳读、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技能,基本能理解文本中的事实性信息。学生比较薄弱的能力点在于提取概括、整合运用和批判评价。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语言能力
能掌握记叙文的篇章结构,学习与未来生活有关的词汇;能运用阅读技能,如通过看课文标题和插图预测内容,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大意及根据细节揣摩作者态度;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谈论未来生活,想象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文化意识
学生能通过学习课文增加对未来生活的感性认识,批判地分析未来生活的美好与不尽如人意之处,激发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努力的斗志。
(三)思维品质
能借助插图预测文章大意;能批判地评价未来生活;能创造性地提出对环境进行改造。
(四)学习能力
能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搜集有关预测未来生活的资料,独立获取、整理、利用学习资源;能借助学案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四、教学过程
Step 1:Pre-reading
1.导入:以境激趣,以问促思
课前播放《哆啦A梦》(Doraemon)的主题曲,明快的音乐和活泼的画面立即把学生带到科幻的美好中。教师顺势在黑板上边画哆啦A梦(Doraemon)边引导学生猜测所画内容,导出未来生活的主题。
T:It has a big head,round face.It has a big magic pocket.Who is it?(教师边画边引导学生猜测)
Ss:Doraemon.(学生美好的记忆被音乐和形象俏皮的画面激活)
T:You see,he is sitting on a...?
Ss:Time machine!
T:Yes.He can travel to the future.It is amazing!
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the future?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
接着,展示思维导图,从六个方面(见表1)引导学生探讨未来生活,通过“头脑风暴”对比现在与未来。学生分组探讨,组长汇报。
表1
【设计说明】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其思维和背景知识,建构学习活动的语境。导入通过播放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动画片《哆啦A梦》的主题曲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唤醒他们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调动其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教师边画边引导学生猜测,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活了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让其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自然地过渡到未来生活这一主题。
展示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对当下社会一些问题的思考,同时畅想未来。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能锻炼搜集资料、寻找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想象能力。学生分组探讨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观图促思,预测大意
通过对文章标题和图片信息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T: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can you see?
Picture 1:How many people?What are they doing?Where are they going?
S:There are four.They are boarding Future Tour...
Picture 2:Who are they?What are flying?
Picture 3:Where is Li Qiang?What are the surroundings?
T:According to pictures,could you guess“Whose firstimpressionsarethey?Whatarethefirst impressions?”
S:It is about the first impressions of a time travel...
【设计说明】阅读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本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图片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利用教材插图中的直观信息启发学生思维,推测课文内容,培养其观察能力和预测能力,使其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另外,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语篇,并预测语篇结构和主题信息。
Step 2:While-reading
阅读中,教师分三次解读文本,以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其理解文本内涵,培养阅读的关键素养。
1.快速跳读,把握主题
初读意在让学生通过跳读掌握文体特征,整体感知文章的框架,概括段落大意。
T: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the information:Who?When?Where?What?
看课文便知这是一封来自李强的信,确定了文章的主人公。快速阅读课文,检查前三个问题(Who?When?Where?)。
T: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s:Four.Paragraph 1:Before the journey.Paragraph 2:During the journey...
学生回答完后,根据以上线索一起总结文章的主题。
【设计说明】文本是一封信,内容是李强讲述飞往未来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围绕“发生了什么”展开的。故事通常由情节(plot)、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等要素构成。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快速获取文章体裁信息后,运用who,when,where等疑问词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了解故事梗概。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文章。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检查预测是否正确,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2.分层细读,理解文本
第一段,接着学生通过跳读获取who,when,where三个角度的信息,教师进一步提问:“How did Li Qiang feel?”让学生找出描述或有助于体会李强旅行前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如worried about the journey,unsettled,suffered from,nervousand uncertain等。
第二段,讲述李强在旅行中的感受,揭开未来之旅的神秘面纱。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并完成填空。
第三、四段,重点叙述李强在未来世界的所见所感,对内容的理解和内化是学生读后输出的前提和关键。为了确保学生能真正读懂,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阅读第二遍。第三段在文章中信息量最大,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取信息,教师提供以下表格(见表2),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锁定细节信息,小组合作填充表格信息。表格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了细节信息,并能将这种逻辑关系运用到输出活动中,使表达更有层次。第四段主要介绍王平未来之家的房间,由于学生在读前预测环节通过观察图片已经对房间有了感性认知,教师可提问:“What did Wang Ping’s house look like?What was the wall made of?”在学生完成了感知注意、记忆检索等浅层理解后,读第三遍,教师引导他们进入深层次思考,提取、概括信息,用语言描述、分析判断作者的态度。
T:Take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rough the passage again.What is the writer’s view of the future,optimistic or pessimistic?
表2
【设计说明】此环节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读懂、读透文本的意图。教师打破固有的让学生逐段阅读然后逐一回答问题、核对答案的单一模式,采用能够满足学生差异性需求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一段的特点布置不同的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时间,让其进行渗透式学习活动。
在问题设置方面,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由易到难地设置问题。比如,让学生通过阅读画出关键信息,安排学生填写表格。任务的布置让学生的阅读具有目的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学生通过精读课文了解文章细节内容,锻炼了精读的阅读技巧,同时提升了思维品质。
Step 3:Post-reading
1.连贯上下,合理猜词
教师帮助学生在文中理解生词、短语。例如:I felt better in no time.Soon I was back on my feet again and following him to collect a hovering carriage...如何理解画线短语?
T:Let’s find the previous sentence I felt better in no time.Generally speaking,the following sentence is carried out in front of the sentence,which may be a kind of repetition or emphasis.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 again.Something similar happened before.What happened before?I suffered from time lag and I felt nervous.So,was back on my feet means feel better.
【设计说明】文本篇幅较长且夹杂生词,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让学生自主发现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或短语,引导他们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理解难点。学生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逐步形成英语思维能力。
2.联系实际,发散思维
教师展示两张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学校附近道路拥堵的照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Why is so congested?
(2)What problems will it lead to in the near future?
(3)What should we do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4)What products will you invent to relieve the problems?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结果。
【设计说明】阅读后,列举身边交通压力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和危害,并思考应该怎么做以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未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创造美好未来家园而努力的动力。
本环节通过设置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其运用已有知识和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创新,不但有助于培养他们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读后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综合视野下”进行有“意义”的输出,即实现了“内容、语言与思维的融合”(葛炳芳 2013)。
Step 4:Homework
Please design something that will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and write it into a composition with about 120 words.
【设计说明】巩固所学语言;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而更加努力。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多模态进行教学,实现了多维度交互,气氛和谐,使学生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拓展了思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生为本,合作探究
为使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真正落实,本课设计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前调研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准备好学案,让其根据学案布置的任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阅读。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小组交流时间,确保任务有效完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阅读的成功。
(二)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教师运用多模态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连接,活动环环相扣,任务设置有梯度,使学生在分层阅读活动中提升了语言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解读文本,领悟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理解字、词、句、篇,再跳出文本,深层领悟文本中的人文价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领略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与弊端,思考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成了能阅读、会思考、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