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低骨量女性2 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研究

2020-10-28边平达陈锦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量胶原

张 燕 边平达 陈锦平

老年低骨量女性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日益受到关注[1]。与非T2DM 者比较,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是否存在差异,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2-3]。本研究对216 例老年低骨量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血清性激素、生化、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并根据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计算T2DM老年低骨量女性未来10 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PMOF)和髋部骨折风险(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PHF),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体检的老年低骨量女性216 例,年龄60~89(70.93±4.31)岁,体质指数(24.51±3.63)kg/m2,合并高血压148 例(68.52%)、慢性胃炎47 例(21.76%)、目前吸烟2 例(0.93%)、过量饮酒3 例(1.39%)、使用糖皮质激素10 例(4.63%)、父母有髋部骨折史19 例(8.80%)、类风湿性关节炎7 例(3.24%)、继发性骨质疏松17 例(7.87%)。按是否并发T2DM,将216 例老年低骨量女性分成T2DM 组49 例(22.69%)和非T2DM 组167 例(77.3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老年(≥60 周岁)女性,且能接受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查者;(2)经双能X 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诊断为低骨量者[4];(3)T2DM 诊断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5]。

1.3 排除标准 (1)有脆性骨折史或经双能X 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诊断为骨质疏松者[4];(2)患有骨骼相关恶性肿瘤等疾病者;(3)曾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特立帕肽等)治疗者;(4)近期卧床持续时间超过3 个月者。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根据FRAX 计算的主要危险因素[6],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内容:(1)伴随疾病(包括T2DM、高血压和慢性胃炎等),均参考相应的诊断标准[5-8];(2)年龄、体质量、身高、过量饮酒情况、目前吸烟、糖皮质激素使用、父母髋部骨折史、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等。

2.2 性激素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选择美国雅培i2000SR 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测定雌二醇、睾酮水平;选择日本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

2.3 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选择日本罗氏公司Cobas e 601 免疫发光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I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 procolagen,P1N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和骨钙素等。

2.4 骨密度测定 选择美国GE 公司Lunar Prodigy型双能X 线骨密度仪,由专人负责测量并记录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FNBMD)、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THBMD)和腰椎1~4 骨密度(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LSBMD)。按照2017 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制定的标准[4],主要以上述3个部位骨密度的T 值诊断:T≥-1.0(骨量正常)、-2.5<T<-1.0(低骨量)、T≤-2.5(骨质疏松)。

2.5 PMOP 和PHF 计算 登陆网址:http://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相继输入每位老年低骨量女性的年龄、体质量、身高、过量饮酒情况、目前吸烟、糖皮质激素使用、父母髋部骨折史、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和FNBMD,计算每位老年低骨量女性未来10 年PMOF 和PHF[4]。

2.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与非T2DM 患者伴随疾病(高血压和慢性胃炎)、年龄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PMOF、PHF 比较 与非T2DM 组相比,T2DM 组患者血清P1NP 和骨钙素水平较低(P 均<0.01),但两组在血清CTX、FNBMD、THBMD、LSBMD、PMOF 和PHF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性激素、血生化指标比较 与非T2DM 组相比,T2DM 组雌二醇、血糖水平较高,总胆固醇、LDL-C 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但两组睾酮、肌酐、三酰甘油、HDL-C、血钾、血钠、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 讨论

血清P1NP 是I 型胶原的代谢产物,成骨细胞合成I 型前胶原(3 条螺旋型的多肽链)后,在前胶原多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P1NP、I 型胶原等产物,而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分泌的非胶原基质蛋白,其中一部分进入骨基质,另一部分释放进入外周血液中[9]。近年研究表明,上述2 个骨转换标志物较低的临床价值一致,都提示骨吸收较慢,骨密度较高[10]。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非T2DM 患者相比,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的血清P1NP 和骨钙素水平较低(P<0.01),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3]。

表2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PMOF 和PHF 比较()

表2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PMOF 和PHF 比较()

注:T2DM 组为老年低骨量女性合并T2DM 患者;非T2DM 组为老年低骨量女性不合并T2DM 患者;T2DM 为2 型糖尿病;P1NP 为I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CTX 为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FNBMD 为股骨颈骨密度;THBMD 为总髋部骨密度;LSBMD 为腰椎1~4 骨密度;PMOF 为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PHF 为髋部骨折风险;与非T2DM 组比较,aP<0.01

表3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激素、血生化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激素、血生化指标比较()

注:T2DM 组为老年低骨量女性合并T2DM 患者;非T2DM 组为老年低骨量女性不合并T2DM 患者;T2DM 为2 型糖尿病;HDL-C 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非T2DM 组比较,aP<0.05,aaP<0.01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FNBMD、THBMD、LSBMD,与非T2DM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 对老年低骨量女性骨骼的影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雌激素的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使骨吸收速度减慢[11];(2)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血糖水平较高,较高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促骨形成作用[1];(3)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患者总胆固醇和LDL-C 水平较低,有助于保护骨骼的微循环,延缓骨质丢失[12]。这也与本研究中两组老年低骨量女性患者激素、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一致。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较低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献表明,FRAX 能准确预测患者10 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13-14]。从本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的PMOF、PHF,与非T2DM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T2DM 可能不会增加老年低骨量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综上所述,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较低,对骨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不会增加其未来10 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但本文只是一个横断面研究,且样本量较少,因而老年低骨量女性T2DM 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是否较高,还有待于较大样本的长期纵向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量胶原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影像检查在应力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胶原代谢与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高原部队应力性骨折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末端病大鼠跟腱修复中胶原表达的研究
中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