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古文教学,从思维模型的建构中突围

2020-10-27赵艳梅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伯牙琴声古文

赵艳梅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了一定篇目的小古文。虽然小古文相对较为浅显,但由于其语言词汇、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区别,还是给学生的认知和解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我们不能就一篇教一篇,而需要在教学具体小古文时,引领学生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模式结构,以便于后续深入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下对自身认知经验进行更新的产物。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结构化的过程,构建的策略就是思维结构化的策略。因此,借助思维进行建模,不断完善学生内在思维的结构应该成为当下小古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初建雏形,深化内容理解

在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促发学生对具体问题和相关情境的深入感知,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在学生的思维深处构建出鲜明的框架,并借助于形式化的言语,提炼并呈现出鲜明的思维模型,探寻积极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

比如统编版教材《伯牙绝弦》主要讲述了一段中华文化中的佳话:伯牙擅长弹琴,深得子期的欣赏。子期去世之后,伯牙认为自己所弹之琴无人能听,便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小古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中第二、三两句“伯牙鼓琴……洋洋兮若江河”就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句式结构。教师就可以紧扣这一鲜明的句式特点,引领学生构建小古文句式理解的基本思维框架。首先,从文本内容上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在弹琴时心中想到哪些,而子期又是怎样称赞伯牙的。学生在理解内容之后进行提炼表達的基本模型:先展现本体——伯牙弹琴时的内心所想,然后再呈现喻体——伯牙想到了什么。其次,教师再组织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在结构之中,习得基本的言语结构,即“形容词+语助词”以及“形容词+语助词+若+名词”的句式特点。最后,组织学生多维度、多形式地朗读。在体悟言语句式强烈的节奏韵律之后,感受这一句式所蕴藏的人物内心活动,从而让学生形成解构小古文的基本思维模式。

学生的思维模式是怎样初步建立起来的呢?纵观这一板块的教学,不难发现学生的认知体验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是了解小古文内容,然后发现其内在规律,最后建构思维模式。学生在感知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之后,借助于朗读不断夯实形成。因此,借助思维进行建模,深化内容理解,不断完善学生内在思维的结构化应该成为当下小古文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具化模型,感知文学魅力

学生在理解内容、感知句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模型结构,就为小古文的解读搭建了认知性支架,但这并不是就一定能够把握不同思维模型下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关注文本中的内在语言,让学生在反复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具化、夯实思维模型,进一步感受小古文中独特的文学魅力。

还以《伯牙绝弦》为例。教师紧扣课文第二、第三句话引领学生进行思考:这两句话中作者是怎样描述伯牙之琴声的?学生交流分享时,教师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关注作者所运用的语气词。“哉”“兮”都是不表意思的语气助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惊叹词相同,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善哉”“兮若”这两个词语所承载的惊叹之情。其次,紧扣语段中“峨峨”“洋洋”两个形容词,并借助这两个词语想象高山的巍峨、江河的博大,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这两个词语与人物内心的交融契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下对自身认知经验进行更新的产物。由此看来,小古文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真正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古典文学的精妙处,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在经典浸润中升华,从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性影响。

王尚文教授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言语形式。”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原本的内容信息转化到言语形式中来,更何况小古文中很多言语形式与当下相差很大,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紧扣最为典型的二、三两句,引领学生在反复品味和具化思维的过程中,明晰了语句的表达效果。实际上,只有掌握了这两句话的结构特点,才能真正触摸到文本内容内在的魅力,为学生核心能力的生长奠定基础。

三、内化模型,铸建认知结构

小古文深入阅读的标志应该是运用思维模型的手段,对文本进行持续性结构提炼,以内化模型,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迁移类比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将原本初建、具化的思维模型不断内化,使其知识和体系转化成为每个学生心中必然的组成部分。

还以《伯牙绝弦》一文第二、三两句话为例。在学生理解了文本、体悟了言语结构之后,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初步呈现的内在结构展开教学: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伯牙弹琴时,内心还会想到什么?他的琴声中还传递了怎样的意蕴?面对这样的琴声,子期又会怎样来赞颂呢?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激活了,纷纷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想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琴声中好像沁出一阵阵迷人的芳香;想到了早晨的日出,从琴声中好像看到了太阳勃发向上的力量……那子期会怎样赞颂伯牙的琴声呢?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把自己当作子期来赞颂一番此时伯牙的琴声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认知进行深化,引领学生不断铸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的阅读认知在阅读理解想象中不断内化,这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意识。

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结构化的过程,构建的策略就是思维结构化的策略。教学实践中,尽管是一个常规性的动作,即感知积累之后的实践运用,但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迁移训练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而是建立在前期思维模型的建构和具化的基础上的。此时,学生的实践练笔也不仅仅是机械搬运和套用,而是基于思维模型基础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思维模型的巧妙体验。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提倡“高质量”的古文阅读学习。

文言文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相较文言文的繁杂精深,小古文的短小趣味,更适合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敲门砖”,可以引领学生在古色古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感受祖先的智慧,体会经典的国学魅力。因此,小古文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原始性的认知层面,而需要在引导学生感知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强化对其言语形式的关注,并在感知与历练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思维模式的建构,摆脱传统教学机械而教、生硬解读的窠臼。只有引导学生在小古文思维模型的建构中真正突围,才能真正成为积累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形成学习小古文能力的助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十里坊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伯牙琴声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伯牙鼓琴
知 音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高山流水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