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技巧的运用

2020-10-26林丽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有理有趣有情

林丽霞

摘要:语文教学的语言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传播人类经验和启智益能育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媒介,离开教师的语言,就无法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更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在语文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讲课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艺术将科学美与艺术美充分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恰恰是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关键词:语言艺术;有情;有理;有序;有趣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是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使用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說:“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艺术。现在,随着小学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教学的语言艺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活跃课堂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言之有情,真情切意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且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眼神、手势、等方式,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忠,形诸于外;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生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一动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到黑板上、书本上,而不至于使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色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上课时,教师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表情、语调、动作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能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要以情动人,就必须有超越阈值的刺激信号,不然感情就难以发出。其实,教师讲课如同相声演员说相声一样,必须高度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境界。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很熟练地掌握所讲内容,才能轻松自如地进行讲解和充分地发挥语言技巧,从而达到“情见于辞、情发于声、情触于理”之效果。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有科学性,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要完整、严密,对所教内容要准确无误,切忌含糊其辞。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

课堂上,教师应该准确地表达所讲内容和严密地论证论点,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因此,教师的课堂的语言应该条理清楚、推理严密、不凌乱。不然就会使所讲内容尤如一堆沙子,没有一点粘性,前后内容连贯不起来。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要纲举目张,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使整个一堂课的内容好像一串有大有小的葡萄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

三、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以讲授为主要手段,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采用反复操练的办法,如期达到知识的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封闭、单一、沉闷,压抑学生的个性,钝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方式要开放、互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一切的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探究,从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感受主动探索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言之有趣,妙趣生花

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素材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新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俗话说:“从血管里喷出的是血,从喷泉里喷出的是水。”是的,在教学中,教师花一份心血,就会有一份收获。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作为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89.

[2] 刘金星.语言技能强化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3] 刘国显.激发学习兴趣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8.

[4]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7.

[5] 王北生.教学艺术[M].郑州:南大学出版社,1989:204.

[6] 孙双金.孙双金与情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5-136.

猜你喜欢

有理有趣有情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有理数》巩固练习
疫情无情人有情
红色警报——煤炭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圆周上的有理点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