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策略探究
2020-10-26莫妮妮
莫妮妮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外阅读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就将主要分析“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课外阅读也打破了以往的模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1 小学高段课外阅读的价值
1.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若想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应该选择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阅读方法。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无法满足小学生的思维特性,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选择学生喜爱的文章,只有文章更加生动,极具故事性,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多种题材和形式的阅读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实际选择阅读的方法,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1.2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且与其他的学科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通常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极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该能力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其他科目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可以说,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3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读书的过程是与智者交流的过程,书中的人物、描写的经历和使用的语言等均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在阅读中,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应以有益学生健康,推动学生人格发展的书籍为首选。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对社会有贡献的合格公民。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并未产生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小学生的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容易受到动画片和网络游戏的影响而忽视课外阅读,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也无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另外,教师和家长需要监督并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需基于阅读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了解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无法主动走近课外阅读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故事性和情节性较强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三打白骨精》后,教师可为学生简单介绍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其他章节和其他故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整部《西游记》。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人物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讲解名人事迹,使小学生以此为榜样,主动开展课外阅读。如教材中给出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会使学生深刻领会坚定意志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
2.2 组织开展阅读方法指导课
首先是读法。主要分为浏览性泛读、探求性速读和品位性精读三种方式。浏览性泛读主要针对容易理解且价值不高的报刊书籍,了解主要的信息内容,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探求性速读主要是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阅读方法,如搜集某个领域的资料信息或探求某个问题的准确答案等,该方法对阅读速读具有较高的要求。品位性精度主要针对名著名篇,认真阅读,揣摩作者的基本构思和作品立意,赏析作品中的优秀语句和语段,从而吸收作品中的精华。
其次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法。阅读中要做好批注和勾画,用符号和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者可摘抄语句语段,或者还可列出思维导图,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又或者也可选择制作卡片。为深入理解和记忆主要内容,学生可在卡片上摘抄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和好词好句,随身携带卡片,以便更好地阅读和背诵。或者还可采用再创作的方式,如续写、扩写、缩写和改写等。
最后是思考阅读同时进行法。该方法是借助概括作品讲述的主要内容感悟作品中的情感思想的方式来开展特殊的专项训练,分析、概括、比较、综合等诸多思维方法,进而达到思考与阅读相互促进的目的。
2.3 高度重视阅读欣賞课
首先要优选阅读文本。教师要以短小精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语言优美生动和形式多种多样的内容为首选。其次要指定课外阅读的篇目,学生需合理利用当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理解、分析和鉴赏文章。再次是要重视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让同桌作为一组,也可将若干人分为一组,采取灵活自由的讨论形式,也可采取中心发言的方式。教师应明确题目,引导学生就题目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训练,也要重视思维训练,利用学生观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再者,学生要上台演讲,教师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从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最后是教师总结,教师要充分观察和发现讨论中的可取之处,同时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可对文章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延伸和分析。
比如,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安排了古典名著单元。课后,笔者就《西游记》一书引领学生开展了阅读欣赏课。课上,先组织学生忆一忆书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再听一听同学们各自心中所欣赏的人物分别是谁,自己为什么欣赏他;接着通过赛一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书中的精彩情节,追问其中的细节,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然后聚焦“孙悟空”这一主要人物,让学生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赏或批评,旨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学会多角度客观评价人物;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这一来,阅读从自读到众人读,再到思辨地读,让学生的阅读得以提升。
2.4 加强落实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旨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收获,其一方面能够保证阅读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相互促进,强化阅读的整体效果。学生需要准备汇报提纲,教师可在一星期前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回顾一周阅读概况,进而更有条理地汇报阅读的主要内容、中心立意及自己的阅读感悟。学生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一点或两点为基础大范围展开,说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5 结合实际进行读写迁移课
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读写迁移,可不断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习作前,教师应充分结合写作的要求选择学生能够借鉴的文章,关注表达方式指导等内容,或者教师也可给定文章,学生自选同种类型的文章开展自学活动,进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该表达方式。又或者教师也可结合实际开展读书会等课外活动。
3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关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而课内指导策略的合理利用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调动阅读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以此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