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评析
2020-10-26李琳
李琳
《论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对我国传统教育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教育功能与目标、教育对象、教师修养、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本文依据《论语》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1 教育功能
1.1 重视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国家人口众多了,要使人民富裕,富裕了要进行教化: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他認为通过教育的道德教化,社会治理效果比单纯依靠法制更好。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1.2 教育目标是培训内圣外王的君子
孔子提出了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他强调,“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并对君子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一段提出君子包括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标和《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实质上开启了儒家教育追求“内圣外王”目标的思想源流。
2 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
2.1 人性论基础
教育的对象是人,研究教育必须首先探究人的本性。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人性的概念,开创了把人性论作为古代教育理论、特别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的先河。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性相近”就是说人本性都差不多,这种理论蕴含着教育对象本质差别不大的思想,是有教无类教学实践的理论前提。
2.2 有教无类的理念
孔子认为不分贵践贫富和种族,人人可以受教育。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这里要强调指出“自行”,表示受教者学习的自发性。在强调教育普及的同时,孔子也明确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认为“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强调对不主动学习的愚者,教育他们没有成效。
3 教师的修养:身教
3.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修养
孔子强调学不厌、诲不倦的精神。他以学不厌、诲不倦进行自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3.2 以身作则的身教
孔子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当行为世范。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4 教育方法
4.1 重视学习态度
(1)孔子强调好学、乐学的态度。
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并认为,不好学,即是下愚,“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
(2)提倡真知
孔子强调要区分知和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并认为,做到真知,要杜绝主观性,“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4.2 强调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思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强调“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提倡的学习的方法主要是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等。教育不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更值得关注的是孔子提倡的思考方式:
(1)叩其两端进行思辨的中庸方法。孔子重视思考事物的两面性,“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中庸方法的实质是反对极端现象。孔子列出应该避免的两种极端:过、不及。“过犹不及……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论语·先进》)
(2)内省的思考方法。孔子把反省作为学习、改过的方式。他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3)类推的思考方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4)进行整体思考。他强调“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通过思考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强调“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要遵守循序渐进、由博返约的认识过程;进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认识到知识的完整体系,实现“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5)实践中的权变思考方式。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孔子提出了“权”的概念。他认为权变、权衡是更加具有难度、更加考验主体能力的智慧,也是更高层次的智慧。“权”概念成为后世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
在孔子教学生涯中,处处贯穿着权的智慧。比如不同学生问同一问题,他不是由此归纳同类现象、引申普遍概念,而是进行不同地、具体地解答,可以认为就是权的策略。
4.3 有效应用语言的艺术:无言的教育方式
孔子的无言之教,涉及内容方面的,主要是不探讨把人诱向歧路的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作为教育方式、手段,无言有两重含义:
(1)强调身教表率作用强于言教。他说“予欲不言……天何言哉,四季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子罕》)
(2)与启发式教育有关,主张在学生学习、思考时,不要提前、主动告诉学生内容。
4.4 启发诱导式教育
孔子在教学中采用了逐步诱导的方式,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他的学生颜回描述了诱导式学习的过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君子偱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启发学生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不能早,以致超过学生接受能力;也不能晚,要在学生沉思欲通未通处、表达欲畅未畅处进行启发,以免错失指点学生提高的机会。
启发式教育要注意运用语言的技巧。在启发学生时,不是采用直接陈述灌输式的方式告诉学生答案,避免填鸭式教学;而是点拨式地告诉努力方向。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 (《论语·里仁》)这里,孔子告诉曾子自己的知识是一个整体,但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启发他自己去思索。
4.5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自身材质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采用因材施教方法,首先要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特点、专长。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求也艺”,“由也果”(《论语·雍也》)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材质不同,传授层次不同的内容。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第三,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教育,这种具体性不注重普遍的抽象定义,与权变的思想方法是相通的;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片面性,注重引向中庸的目标,因而与中庸的方法论是相通的。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对子路与冉有“闻斯诸行”的不同回答: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认为冉有行为退缩,需要鼓励,子路勇猛过头,需要节制。这个案例中,根据问者的不同进行有区别的回答,即是因材施教方法;“退,故进之;兼人,故退之”,表明其理论根据在于中庸思维方式;孔子并没有对“闻斯诸行”进行抽象、普适、周密的讲解,而是进行实际的具体的应答,这是权变思维的体现。
总之,论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对于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