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阶思维培养目的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2020-10-26邹君君

教师·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邹君君

摘 要:高阶思维是在较高认知水平基础上的认知能力和心智活动,是学生完成复杂任务、解决劣构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这一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文章分析了高阶思维的概念和培育现状,探讨了高阶思维培养目的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教学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核心素养的渗透下,如何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这一问题,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做到“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上,应从高阶思维的培养着手,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一、高阶思维的核心概念

高阶思维这一概念最早由布鲁姆提出。他认为,教育目标需要涵盖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几个方面,高阶思维是在认知、技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阶思维是一种较高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能力,是学生完成复杂任务、解决劣构问题的综合思维,包括决策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的培育现状分析

(一)高阶思维发展滞后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数学课堂上,总有少数学生在听课时处于茫然状态。尽管他们很想跟上教学节奏,但在行为上却常常延后;在思维能力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学习要求上,面对难度稍高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答,缺乏思维的衔接性。思维方面集中在概念和定义的概括上,无法对知识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由于对前面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在后续学习时,经常慢半拍,久而久之便会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成为教师眼中的“学困生”,造成恶性循环。

(二)缺乏深入思考的机会

高阶思维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分析时间。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尽管教师会采用“案例教学”“合作教学”“情境设置”“问题教学”等模式,但由于时間的限制,经常出现“走过场”的问题,并未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学习空间,在学生无法解答时,教师往往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高阶思维的培养,更多地需要学生自主的分析、思考,若教师一手包办,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高阶思维的发展依赖语言,高阶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和丰富性都需要利用语言来呈现。就数学学科而言,语言就是应用符号、文字、图形来表达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公式、几何知识、法则等,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呈现。这其实也是学生高阶思维的成长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差,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心里有答案,但是说不清楚,或者要思考很长时间才能说出来。此外,学生在做作业时,也常有“断章取义”“前言不搭后语”等情况发生,回答问题时缺乏逻辑性。这均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表现。

(四)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

从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来看,对事物的分析和概括上,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抽象思维过渡,但是在学习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时,还是需要借助具体的实践操作,调动起手、眼、耳、口、脑等感官。通过具体操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立体化,帮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图形、符号、语言来表达、交流。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将主要时间用于内容讲解,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这是因为课堂时间本身有限,实践操作会浪费大量时间,也无法立竿见影。

三、高阶思维培养目的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

基于高阶思维的培育要求,我们首先要考虑教学总目标,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这既能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也能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困生学有所得、中等生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发展、学优生脱颖而出。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由“现在水平”“可能发展水平”组成。在层次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其认知基础,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层层递进,缩小学生的思维跨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个体差异,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让学困生回答简单问题,让中等生、学优生回答难度偏高的问题。这样,学困生有时间提出质疑,学优生、中等生则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维护学生的话语权

观念变革是教育转变的先导,为了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需要提升素养、更新观念,将“课改”“课标”“核心素养”读懂、读精,涉猎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维护他们的话语权,构建出“课中有人”“心中有人”“民主互动”的数学课堂。

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乐于表达,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妨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在必要时再予以帮助,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干预方式。等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用赞赏性的语言给予他们激励。

另一方面,让学生敢于表达,树立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平等对待各个层次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回答正确时,予以肯定,让他们尝到甜头;对回答错误者,不应直接纠正,而是可允许学生重新思考或者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补充、完善;当学生表达不完整时,可由教师负责引申、总结,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推行数字化学习模式

高阶思维的培育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学教学上,要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分析和思考机会。而传统的数学课堂由于时间限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为此,有必要推行数字化学习模式。如今,智慧校园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小学阶段的重点问题,数字化教学在中小学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地区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互联网+教育”推行的大数据时代中,网络已经普及,每个学生家中基本上有电脑和手机,这为数字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以“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对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基本认知。“观察物体”具有支架性的作用,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各种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掌握“体”“面”之间的关系。先针对学生、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再整合微课资源,根据学生逻辑特点来设置预习内容,将编辑完毕的内容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完成预习。在课堂教学上,以学生的复习为基础,考虑到学生在预习中的疑惑,可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提前准备好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教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几个物体的面,回答问题:

①你观察到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

②你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性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③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面之间,有什么关联?

在课前,学生就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了相关知识。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便可将学习充分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分析、思考、探索,自己动脑得出问题答案。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四)为学生提供亲自操作的机会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高阶思維的培育上,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衔接性,数学教师要合理选择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过于依靠教师的指导,而是通过动手操作、联系生活的方式来直观感受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上,可应用情境、案例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直观理解数学概念,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寻找数学规律,提升高阶思维的培养效果。也可结合具体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操作、演示,组织小组竞赛,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动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

(五)优化作业的设置模式

作业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现有的小学都在积极尝试,致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但是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上,还存在种种问题。

一方面,受制于应试压力的影响,“题海战术”屡见不鲜,成为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瓶颈,学生作业缺乏趣味性,且针对性不足,一刀切的作业方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模式下,尽管学生在作业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压力非常大,但是在作业中的收获却并不多。

另一方面,随着“作业帮”等App的发展,作业抄袭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学生看似家庭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但是测试成绩却不理想。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方式上,主要为书面作业。虽然此类作业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成效,却不利于学生其他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够均衡。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数量的增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思维开始具备批判性与独立性。同时,学生面临的升学任务也日益繁重。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应从“效益”“人本原则”出发,突出作业的体验性,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训练,逐步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四、结语

在高阶思维培育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活动,关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深度探究、学习的机会,精心设置课堂内容,优化主题与作业,让重点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参考文献:

[1]贾利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之我见[J]. 内蒙古教育. 2014(4):41.

[2]王春玲.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8):83-84.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教学优化小学数学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