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城乡网络联校探索艺术教育扶贫新路径

2020-10-26李雄杰

教师·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路径探究均衡发展

李雄杰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艺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面对城乡学校间艺术教育发展差距过大的现状,湖南省娄底市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网络为媒介,构建了“1+2”城乡网络联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共赢的网络联校运行机制,通过同步课堂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基于同步研训显著提升了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实现了由教学型教师向教研型教师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内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教育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网络联校;均衡发展;教育扶贫;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7;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115-02

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与内容,艺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我们的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存在。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对于许多学校而言,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中更加凸显,主要集中在艺术类课程开课率不足、师生参与艺术活动少以及艺术学科师资薄弱等,艺术教育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以上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在此背景下,加快缩小城乡学校间的艺术教育发展差距,成为振兴乡村教育、实施教育扶贫的首要任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探索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N”网络联校模式应运而生,“1”代表主校,“N”代表分校,以网络为桥梁更加紧密地连接了城乡学校。基于这种模式开展城乡学校网络共享课堂的实践和探索,为提高偏远农村小學师生艺术素养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内艺术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在教育扶贫新路径的探索中,以湖南省娄底市示范性小学娄底市第一小学为主校,贫困山区新化县水车中心小学和桑梓镇中心小学为分校,构建起了“1+2”网络联合学校群。以网络为媒介,将主校区优质的艺术课堂、教研活动等教学资源推送到两所农村学校,从而实现了三地艺术课堂教学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和教学资源的同步共享,充分发挥了主校区的牵动作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广的地方。

一、合作共赢建立网络联校运行机制

基于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主校为主实施,分校资源参加的合作机制。我校“1+2”网络联校由娄底市教育局组织牵头,新化县教育局协调,本着自愿、合作、共享和提高的宗旨,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现已建立了校际互动、教学互助、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

自2015年5月13日 “1+2”网络联校开课以来,学校建立了“定学科、定时间和定教师”的工作机制。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在每学期初制订本学期的《网络联校教学工作计划》,本着优选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上课教师。综合考虑三个学校的教学计划与课时安排,定于每周三在录播室开展音乐和美术网络联校课。每学期开设20节课,并在每堂课教学后,采用双向评价机制进行反馈,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效果等进行优缺点分析,共同探究改进措施,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和高效。为了使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音乐和美术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也考虑到了不同的年级。从实施至今已四年有余,二至五年级48个班级共计2400余名师生参与到网络同步交互课堂活动中来。

二、同步课堂提升师生艺术素养

近些年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在于落实好国家艺术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国家艺术课程是音乐和美术。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师资现状,基于网络联校,我校推出了音乐、美术两门课程的同步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网络课堂做到了“三同步”:主教老师和助教老师备课同步、课堂教学内容同步和课堂教学同步。通过同步艺术课堂教学,进一步夯实和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音乐同步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合唱教学为例,设计了三地学生共同合唱、各地学生合唱和根据歌唱内容各地学生分唱等形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乐感,训练了学生的歌唱技巧,使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通过合唱、各地分唱等形式的训练,一方面加强了学生正确咬字、吐字的音准训练;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的节奏与和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后续合唱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网络联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技巧展示、Flash演示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将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再佐以一定的绘画练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美源自生活,发展于生活。只要仔细观察,美术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城区的学生而言,他们眼中的美术可能更多的是建筑之美、工业之美,但对农村的学生而言,他们眼中的美术则更多的是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在美术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让三地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美,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绘画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同步研训提升教师艺术教育能力

在网络联校实施过程中,三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课前集智备课、课堂分工协作、课后交流反馈“的工作模式,主讲教师与助教老师在课前就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设置等展开集智备课,综合考虑到三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当地的艺术环境,集思广益,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分工协作,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融入网络课堂活动中来。每堂网络课堂教学结束后,三地教师及时地对本次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交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研讨改进措施,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这种工作模式,既有效地提升了网络课堂教学效果,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网络联校教师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其教育教学能力。自2016年5月以来,先后三次组织项目组教师50余人到省内的课改样板校和长沙的名校观摩学习,到市内的示范学校学习交流。2019年1月,选派项目组的骨干教师周银燕老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每次外出学习归来后,都会组织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分享活动,上汇报展示课,让教师们在学习中思考,边思考边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不定期地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进门,召开专题讲座,进行课堂问题诊断,研讨改进措施,引导教师们专业成长。

另外,定期举行校级交流活动,搭建促进共同成长的平台。2017年10月24日,分校水车中心小学一行15人到主校开展了“交流学习相互促进  加深两校友谊深情”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2018年我校共开展三次到分校“送课下乡助力成长”主题交流活动,我校六位教师为桑梓镇中心小学送去了6堂优质课。2019年3月29日,在市电教馆的组织下,我校老师为水车中心小学送去了四堂美术和音乐观摩课,受到与会专家及当地老师的一致赞赏。同时,我校的学生与分校水车中心小学的学生近距离交流,现场同上艺术活动课,共同表演了武术、朗诵、歌舞、书画、剪纸、双簧、花鼓戏等节目。

四年来,项目组共25名成员参加了艺术现场教学比武,其中陈瑤老师获娄底市音乐说课比赛一等奖,杨莹老师的“我为乡村孩子上堂课”获省级录像课评比二等奖,柳源源老师在娄底市美术现场教学竞赛获一等奖。教师参加艺术类论文评比,获市级以上奖项16篇,其中二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评优活动中,音乐课《瑶族舞曲》和美术课《我画的动漫形象》获国家级优课,美术课《王老先生》获省级优课,音乐课《孔雀翩翩》获市级优课。联校的三所学校在娄底市“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有60余名学生获一等奖,在娄底市小学生现场书法绘画比赛中有43名学生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夏欣欣,颜微佳,唐 鸣.长沙县城镇和乡村幼儿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对比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19):146-147.

[4]蔡诗红.用艺术教育带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6):26-27.

[5]刘 俊,陈明友.推进城乡艺术教育平衡发展的办法和对策——基于鄂西北偏远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8):184,186.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路径探究均衡发展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