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家长助教,促进家园共育

2020-10-26张春英

教师·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

张春英

摘 要:家长助教活动,即家长走进课堂,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或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活动教学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课程资源观的角度来看,家长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能够实现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文章探讨了通过家长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家长助教的意义与方法,以期丰富家园共育的手段与内涵。

关键词:家长助教;家长课堂;家园共育;职业优势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05-02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多次提到家长与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

可见,家长、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者,幼儿园应本着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入地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其中家长助教是一种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其主要通过家长进课堂的方式来实现。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上塘小学作为一所小幼合一的学校,保持着多年积累的家长进课堂进行助教的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家长助教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首先,家长助教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家长助教以家长讲授课和幼儿教师讲授课、家长辅助教学两种形式为主,其中家长独立地进行讲授课又是最常见的组织方式。传统的幼儿园教学通常是以幼儿教师为主导,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教学为主要内容组织实施。虽然家长助教的幼儿园教学仍然主要围绕这五大领域内容来开展教学,但是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某幼儿家长的职业为交警,其讲授的交通法规知识是对幼儿园传统社会领域的交通知识的深化,且部分小众化的职业技能讲授丰富了幼儿园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更能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

其次,家长助教增进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家长要教好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了解幼儿教育,对学前教育有基本认识和理解。家长在助教过程中,通过亲临课堂,能够了解幼儿的学习心理和特征,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对幼儿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给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且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再次,家长助教促进了亲子情感的交流。每个父母在孩子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比厉害的,家长进课堂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技艺和特长,被教师、其他家长和幼儿欣赏、赞美,会让幼儿产生对父母的强烈崇拜和敬爱。每次家长助教活动的开展最开心的就是参与助教活动的家长的幼儿,他们会和同伴们介绍:“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她可厉害了!”每次家长助教结束后,幼儿都会对自己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太厉害了,我可喜欢你了!”他们内心会产生的强烈的自豪感,并加深对父母的依赖、信任,这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有效地实施家长助教,促进家园共育的方法

(一)采集信息,掌握家长教学资源

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学历和知识背景,有不同的工作经验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这些都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生入园之初,笔者都会以家长信息采集为契机来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了解适合以及有兴趣参与家长助教活动的家长信息。为此,笔者特意制定了家长信息采集表(如下表所示):

家长填写完后,笔者对表格信息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出潜在的助教家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学历层次较高,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家长,如老师等。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育水平,能够驾驭好课堂,胜任助教的任务。二是有较多自主时间的家长,如全职妈妈、自由工作者等,他们的时间相对充沛,助教意愿相对强烈。三是特殊职业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背景和知识经验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被幼儿喜爱,如民间传统手工艺人、交通警察、技术工人等,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新鲜有趣又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四是明确表示愿意参与助教活动的家长,他们是助学活动的积极分子,有强烈的助教意愿,需要对他们的助教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采集和引导。做好了家长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能够为后续的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广泛动员,激发家长助教兴趣

家长助教活动的最大困难就是家长助教的主觀意愿不够强烈,主要源于:其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请假不便,况且平日请的事假、病假较多,已不好再向单位告假。其二,部分家长观念落后,认为教育本来就是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自己,这类家长对助教活动存在排斥心理。其三,部分家长对助教活动存在认知偏差,对自己不够自信,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不值得一提,殊不知这些正是幼儿感兴趣的、有学习价值的内容。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参加助教活动。从我们班级开学之初收集上来的资料来看,仅仅有5名幼儿家长表示愿意参与助教活动,只占到总人数的1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三年的助教活动需求。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首先,笔者注重从主观意识层面来让家长认识家长助教的教育价值,并向家长呈现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新闻资讯、其他幼儿园的家长助教活动的实施情况尤其是成效,使其认识到家长助教的教育意义。

其次,笔者从家长的实际出发制订了宽泛的助教计划,让家长自己选择进课堂助教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常规的教学活动根据家长的时间进行灵活调整,从时间上给予家长充分的选择便利,减少家长时间安排方面的后顾之忧。

再次,每当一位幼儿家长开展完一次助教活动,笔者都会对本次活动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进行精心剪辑整理,上传至家园联系群,将活动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家长和孩子,让家长感受助教活动的意义和乐趣,吸引家长广泛地报名参与助教活动。

(三)积极协助,保障家长课堂实施

家长课堂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幼儿园和教师的必要支持和协助,尤其是必要的物质、人力方面的支持。在家长进课堂活动之前,幼儿园班主任要和助教家长进行密切沟通,问清楚在助教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园和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材料支持。这样既能节约助教家长的时间,又能使其感受到幼儿园对活动的重视和人文关怀。

以陈妈妈组织的大班“绘本DIY”的主题助教活动为例,陈妈妈是一名图书编辑,她给大家讲的是一堂如何制作一本班级手工绘本的课,着重给大家讲解的是怎么进行图书文字和图片的编排、印刷与装订。由于是制作班级手工绘本,需要幼儿提供一些自己画的小绘本故事,于是在活动的前一周,班主任事先布置每个幼儿画一幅小作品,并将其进行电子化处理。这样在陈妈妈讲课时,能够给她提供所需的绘画作品,确保绘本制作的材料完备。对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如电脑、插线板、投影仪、打印机等必需的设备,教师也要提前准备到位。此外,在助教过程中,幼儿必定比平时更为亢奋,容易出现吵吵闹闹的情况,此时幼儿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为家长开展助教活动创造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

(四)积极评价,肯定家长助教成效

教学评价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总结教学过程、凸显教学成效,是家长助教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题升华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还应对家长为助教活动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在助教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情商,以确保家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林爷爷给幼儿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风筝手工制作课。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做风筝的传统手工技艺,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笔者感谢林爷爷讲的一堂寓教于乐的学习课,肯定了幼儿在学习中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精神,并鼓励大家继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助教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陈妈妈是一名妇产科护士,给幼儿讲了一堂宝宝是怎样出生的课。笔者赞赏了陈妈妈的专业知识,并教育幼儿要爱自己的妈妈,学会感恩和回报,并围绕助教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突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幼儿在助教活动中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三、问题与总结

家长助教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它给幼儿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受到了家长、教师和幼儿的一致认可。但在家长助教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家长教育理念亟须转变。在邀请家长进课堂助教的过程中,不少家长以工作繁忙和能力有限为由予以推托,其中不乏部分家长是主观意愿不强烈,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幼儿园的本职工作,不愿参与到家长助教活动中来。其次,在具体实施中,助教内容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烹饪、绘本故事、手工等常見领域,而其他更多新颖的、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相对匮乏,需要我们后期更好地挖掘有价值的职业资源优势,让家长助教活动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谭湘府.与家长共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长沙市S.R幼儿园“家长进课堂”的个案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111.

[3]杨凯红.浅谈如何激发家长参与课程活动的兴趣[J].学前教育研究,2006(6):59-60.

[4]刘丽.请你参与我的成长——聚焦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家园合力的有效保障:家长开放日管理制度掠影[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2(1):34-36.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各阶段内容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以晨间接待为平台实现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中的加减乘除
家园合力,共建“亲子阅读”桥梁
浅论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