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瓜采摘后的管理方式

2020-10-26本刊通讯员陈小艺

电脑迷 2020年10期
关键词:商品性果柄保鲜膜

本刊通讯员 陈小艺

丝瓜种植简单,病虫害少,而且管理方便、产量高,但丝瓜挤压易形成机械损伤,果皮变黑甚至腐烂,影响丝瓜商品性,损耗率也高。因此,做好丝瓜采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 适时采收

丝瓜一般开花后10 d 为商品嫩果的适宜采收期,此时果皮表面有光泽,果肉紧实;过早采收,果肉未充分长成,果肉鲜嫩,但单产低;采收过晚,产量高,但果肉发绵,甚至果实内部中空,果肉疏松,果实商品性差。

丝瓜果形长短差异大,种植户应根据销售渠道特点,选择适宜种植品种,增加采收次数,实现适时采收,使丝瓜保持较高的成品率和较好的商品性。采摘宜在早晨进行,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由于丝瓜与茎连接处较结实,直接拉拽会伤及植株,影响后期坐果。

2 关注商品性

丝瓜分为棱形和圆柱形,瓜条长度20~70 cm,重庆地区更喜欢圆柱形丝瓜。圆柱形丝瓜按照长度分为长、中和短型品种,短型品种适合高档超市销售。丝瓜商品性要求:果直端正带花,外皮光滑、紧实,果腔充实,果实饱满有弹性,粗细均匀;果柄新鲜,果柄长2~3 cm;果皮有光泽,光滑顺直。

光照强,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含量高,最利于丝瓜的生长,因此种植户要施用充足的底肥,并适时追肥,保持适宜的湿度,预防病虫害。种植户要及时摘除下部病叶、老叶,这样既能通风透光,又可防止植株早衰,并延长采收期,同时还可保持丝瓜的商品性。

丝瓜采收初期价格高,商品性好,但产量低,采摘后期产量高,但单价低。可采取密植栽培方式,在采收2~3个瓜后,去除部分植株,保持中后期通风透光,即可取得前期较高产量,又能保证中后期不至于密度太高,此法较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种植效益,也能保证丝瓜外观商品性。

丝瓜弯曲较大时,一般摘瓜前2~3 d,用绳子一头绑瓜蒂,一头绑一小石块,利用重量把瓜拉直,提高丝瓜的商品性。种植户也可用套袋的方法使丝瓜瓜条直、粗细均匀。

3 包装方式合理

种植户应根据销售渠道选择合理的包装方式,目前丝瓜有托盘+保鲜膜小包装、网套+保鲜膜、托盘+网套+保鲜膜、袋装、保鲜膜包裹、套袋等包装方式。丝瓜易出现蹭伤,包装材料型号应与丝瓜规格相匹配,可提高产品美观度,减少机械损伤,降低损耗率。生产过程中,可用套袋方法预防机械伤。采摘后可用包装纸包裹,以减少机械伤的产生。丝瓜套袋可减少机械伤。为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应对丝瓜进行分级销售,既能提高包装美观度,又能实现优质优价。

4 配送过程规范

采收后丝瓜表体温度较高,在高温下代谢作用强,果肉易松软,品质快速降低,采收后可利用差压或冷库预冷快速降低菜体温度,最佳预冷温度为10℃。

丝瓜配送过程中,易出现蹭伤,蹭伤后果皮易变黑,果肉颜色易变深,影响丝瓜商品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配送环节多,易造成丝瓜腐烂,应规范配送过程,采用网套+保鲜膜等抗挤压包装方式,促进线上销售健康发展。

5 保鲜方法得当

丝瓜适合的保鲜温度为10℃,而家用冰箱温度一般为2~6℃。冰箱存放5 d 以上,丝瓜易出现果皮分层、黑点等冷害症状。如在家用冰箱存放丝瓜,可用保鲜膜、包装纸等保鲜材料包裹的方法,增加膜内温度,减少水分流失,从而保证保鲜效果。家庭保存不宜超过5 d,长期贮存应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猜你喜欢

商品性果柄保鲜膜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金刺梨果柄分离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刺梨果柄分离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樱桃上市季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为什么保鲜膜具有吸附能力?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