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2020-10-24杨宝义马小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隔离病房韧性维度

曹 蕾 汪 蓉 杨宝义 马小芳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COVID-19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全球大流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COVID-19由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人群普遍易感且尚无特异性治疗等特点,在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同时,也给奋战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的一线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3]。作为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参与人数最多、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触最多的临床护士,更是在承担着繁重救治任务的同时,还面临着自身与患者双重心理应激反应的考验,极易产生身心疾病[4]。心理韧性(Resilience)一般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创伤、悲剧等压力事件时,个体的一种适应过程[5]。它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遭遇压力事件后的心理抗压能力[6]。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社会关系中获得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7],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减轻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压力[8]。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韧性与其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以期为降低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应激水平提供相关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2~3月在十堰市城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病区参加救治任务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3)直接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工作;(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不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工作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婚姻状况、工龄、来自哪个科室以及医院级别等。(2)心理韧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ee Scale,CD-RISC):采用于肖楠等[9]编制的中文版CD-RISC,该量表包含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共 25 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从不”到“一向如此”分别记为1~5 分,总分 125 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该量表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9,在国内广泛使用。(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10]:该量表包含主观支持(4个条目)、客观支持(3个条目)以及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得分为各维度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为0.73~0.88之间。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调查前先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声明相关研究数据及结果保密,取得调查对象配合后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00%。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以女性为主(89.06%),平均年龄(32.35±6.02)岁,90.62%的研究对象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护士、护师等初级职称研究对象占比超过54%,平均工龄(7.68±5.42)年,超过68%的研究对象来自于三级医院的普通病房。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及工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SSRS评分情况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总分为(55.01±9.89)分,其中坚韧维度评分为(26.57±7.81)分,力量维度评分为(19.36±3.97)分,乐观维度评分为(9.07±3.15)分;SSRS总分为(40.61±8.47)分,其中主观支持维度评分为(23.51±3.17)分,客观支持维度评分为(9.21±1.82)分,支持利用度维度评分为(7.88±1.56)分。

2.3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与SSRS相关性分析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与SSRS相关性分析(r)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55.01±9.89)分,介于心血管科护士的(53.53±14.10)分[11]和外科护士的(58.41±12.86)分[12]之间,处于一般水平。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面对病因不明、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士本能地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相对繁重,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士身体负荷较重。此外,疫情初期相关防护物资的相对不足、对临时改造的隔离病房环境不适应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士对种种压力事件的适应能力[13]。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最终导致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评分不高。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舒缓其在隔离病房工作期间的压力,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龄是影响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评分的因素。有研究指出,男护士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相对女护士要强,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一些压力事件[14],因此,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男护士的CD-RISC评分要高于女护士。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较小、工龄较短的初级职称的护士CD-RISC评分要低于稍微年长的中高级职称护士,可能是因为初级职称护士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社会阅历及人生经历不够丰富,同时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在处理压力事件时远不如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称护士那样沉着冷静,因此其CD-RISC评分较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CD-RISC评分高于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护士,这可能是因为高学历的护士在专业知识储备、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心理调适技能等方面都相对较优,当他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患者时,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找应对和解决的办法[16]。此外,高学历护士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都相对较高,能够更快地掌握新冠肺炎相关防护知识,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因此,高学历护士的CD-RISC评分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从而提高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的心理韧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SSRS总分为(40.61±8.47)分,略高于外科护士的(39.50±7.38)分[12],也高于常模的(34.56±7.34)分[17],但整体仍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中有超过70%的护士工龄>5年,且中高级职称的护士占比也超过40%,该群体工作年限相对较长,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因此,面对新冠肺炎患者时,他们能积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支持系统进行利用,帮助其适应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此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虽然会有恐慌和焦虑情绪,但是周围同事、亲人、朋友等都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着他们,护理管理部门也尽可能多地采取相关措施为其提供物资和精神方面的支持,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感受到的客观支持。因此,其SSRS评分相对外科护士和全国常模要高。但是,由于国内传统观念的影响,隔离病房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得不到与医生同等的尊重,个别患者甚至依然对护士存在社会偏见,这使得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较难获得较高的主观支持感[18],从而导致其整体社会支持水平不高。因此,护理管理者除了加强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的客观支持之外,还应该注意加强舆论的引导,让更多的抗疫一线的护士得到社会、患者的认可,增强其主观支持感,进而提高其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CD-RISC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即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心理韧性越好,其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压力,有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19]。面对充满未知的新冠肺炎患者,身处隔离病区的护士原有的心理健康状况被破坏。此时,心理韧性水平高的护士能够积极进行自我调适,积极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及同事寻求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并积极利用这些支持来应对在隔离病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社会支持水平。反之,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也能够利用自身和外部的支持系统,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压力导致的身心不良状况[20],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去应对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心理韧性水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利用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加强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最终提高其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力度,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隔离病房韧性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通风空调设计要点*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仁心仁术 大爱无疆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