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江河开远境段水质现状探究及对策措施建议
2020-10-23谢森郑贵云
谢森 郑贵云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体系的建立,提升水体水质是当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本文根据2017~2019年泸江河水质监测结果,对泸江河开远境段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质现状;污染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111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in Lujiang River Kaiyuan s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Xie Sen,Zheng Guiyun
(Kaiyu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w Enforcement Monitoring Station,Honghe Yunnan 661699,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win the battle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s the key and promin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Lujiang River water quality from 2017 to 2019,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quality status of Kaiyuan section of the Lujiang River,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lated problems Suggestions.
Key words:Water quality status;Pollution causes;Solutions
1 基本情况
泸江河,发源于石屏县宝秀湖,流经建水、个旧、开远,在开远汇入南盘江,属南盘江右岸支流。
开远辖区内泸江河顺流分别设置南桥、木花果和石桥监测断面,全部断面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基本项目24项及电导率,共25项。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
2 2017~2019年水质现状
2.1 水质达标情况
2017~2019 年,监测结果为:水质良好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1个(木花果);水质受轻度污染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2个(石桥、南桥)。水功能达标的断面3个,全部达标。
2.2 主要污染物分析
结合2017~2019年水质情况,泸江河易出现Ⅳ类水质的监测项目为化学需氧量、總磷和砷。而从断面分析,南桥断面出现Ⅲ类及以上的水质指标主要有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砷;木花果断面出现Ⅲ类及以上的水质指标主要有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石桥断面出现Ⅲ类及以上的水质指标主要有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挥发酚和氨氮[1]。
2.3 主要污染物年度变化趋势
根据2017~2019年开远市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站对开远市辖区内泸江河各断面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受上游来水影响,开远市辖区内的各水质监测断面出现超标的监测项目主要有化学需氧量、总磷和砷,主要监测指标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泸江河2017~2019年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先是升高,然后趋于平稳;砷则呈现了逐年降低。
2.4 2017~2019年雨季和旱季污染物变化趋势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开远市属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常年多干旱现象发生。干季由11月至次年4月,雨季5~10月。根据开远市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站2017~2019年监测情况,干季容易导致污染物浓度超标,具体情况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泸江河干季浓度较高的监测项目为总磷、氨氮和挥发酚;雨季监测项目浓度较高的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砷。根据开远市监测数据分析,泸江河易出现氨氮和挥发酚超标的断面为石桥监测断面,其余指标易从入境断面就开始出现超标。
3 原因分析
3.1 外部因素分析
泸江河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上游来水主要集中了生活污水、工业企业排水及沿途的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等废水,导致水质中砷、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项目超标[2]。
3.2 内部因素分析
3.2.1 工业源
泸江河开远段汇水区范围内共17家企业。2017年排放的主要废水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7.9472t、氨氮年排放量70.2472t,总氮年排放量111.9704t,总磷年排放量1.2123t。市境内废水排入泸江河水体的排水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泸江河木花果至石桥段流域[3]。
3.2.2 农业源
3.2.2.1禽畜规模养殖场
泸江河流域范围内共分布畜禽规模养殖场51个,规模以下的底数不清未计入计算。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526.5444t、氨氮年排放量2.7832t,总氮年排放量5.5747t,总磷年排放量7.4219t。
3.2.2.2种植业
泸江河汇水区内种植业面积底数不清,未计入计算。
3.2.3 生活源
3.2.3.1城镇生活源主要水污染物产排情况
根据2017年开远市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为22.05万人,按此估算开远市生活源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927.4788万m?,水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1 346.6037t,氨氮年排放量103.0637t,总氮年排放量115.5083t,总磷年排放量15.2203t。
3.2.3.2农村生活源主要水污染物产排情况
扣除已计入城镇生活源的部分农村,本流域段分布有田心村委会等6个村委会。共8 823户、31 762人。计算得:化学需氧量产生量245.9686t、氨氮产生量9.8081t、总氮产生量18.6367t、总磷产生量1.7132t。
3.2.4 数据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知,木花果至石桥段径流区污染物负荷占泸江河市境总体径流区总量的88%以上,沿河径流区的污染源治理构成了开远市境泸江河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泸江河木花果至石桥段承纳了市境径流区88%~96%的污染物,按源分析其污染物排放结构尤显重要。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构成:生活源69.03%、农业源20.20%、工业源10.77%。
氨氮排放量构成:生活源59.76%、工业源38.9%、农业源1.25%。
总氮排放量构成:生活源48.52%、工业源42.51%、农业源8.96%。
总磷排放量构成:生活源64.89%、农业源30.24%、工业源4.87%。
由上可知,该段径流区中,生活源水污染物的排放贡献最大,而城镇生活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又远大于农村生活源。
3.3 结论
泸江河开远段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最大,其次是内源污染影响,其中城镇生活源影响又大于工业源、农业源和农村生活源的污染,所以城镇生活源治理是内部治理的重点[4]。
4 对策及建议
4.1 外部措施及建议
由上级领导部门协调各县市做好辖区内污染防治工作,致使污染总量得到逐步消减,确保整个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2 内部对策措施及建议
4.2.1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
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
4.2.2 深入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
全面推进建筑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
4.2.3 鼓励大型企业逐步提升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
鼓励企业本着“抓源头、治末端”的原则,稳步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综合治理。
4.2.4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控制
城市建成区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
4.2.5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改善城市水体来水水质,严禁城鎮垃圾和工业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
参考文献
[1]骆化梅.开远市环境污染源及环境监察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6(S1):103-105.
[2]张鸿莲.开远市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0):263-264+277.
[3]张鸿莲.开远市三角海水库水质现状及污染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6,35(02):67-69+73.
[4]谢轶.辽宁省河流水质现状及近5年变化趋势与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02):82-83.
收稿日期:2020-07-18
作者简介:谢森(1985-),男,白族,本科学历,工程师(专技九级),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