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助跑水平速度在跳远运动中的作用
2020-10-22蚁风高
蚁风高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福建福清 350300)
跳远运动是以远度来计算运动员成绩的,根据运动力学公式S=V0·Sin2α/g可以看出,决定远度的主要因素是水平速度和人体重心腾起角度,其中水平速度最为重要。美国著名田径教练特勒兹对跳远作出了杰出的总结,他认为在高水平的跳远中,起跳之前的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比约为2:1。因此,如何在起跳之前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和保持水平速度,就成为跳远运动技术是否合理的一个主要尺度;反过来说运动技术是否正确也是水平速度大小的关键所在。
近十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使体育运动水平得到飞速发展。从体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必须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的训练技术,瞎碰瞎摸盲目训练达到高水平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当今的跳远项目,与其它体育项目一样具有自身的理论、技术和训练方法。所以加强对跳远技术理论的探讨,运用合理的运动技术来指导该项目的训练,对于提高运动训练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实践证明,跳远的助跑水平速度与百米跑的速度有很大关系。前几年中国跳远项目成绩有所提高,但是与世界纪录仍有较大的差距,差距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跟百米速度成绩落后有关。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百米速度成绩一般都在10秒2左右,而中国跳远运动员百米速度成绩都在10秒5左右。例如,中国跳远运动员陈尊荣、黄常洲百米速度最好成绩为10秒5,跳远成绩是8.34和8.28m。由于百米平跑的速度影响了跳远的助跑水平速度,造成了跳远项目成绩落后。因此在探讨跳远技术和训练方法之前,首先必须研究如何提高跳远助跑水平速度更有重要意义。
1 跳远助跑的起动姿势技术与水平速度的关系
跳远助跑开始姿势、在助跑起跳时人需要向前倾,此时与地面保持最小夹角,通过积极加速的方式,迅速改变静止状态。在助跑中间,人的身体躯干需要逐步抬升,不过依旧维持前倾状态,在趋近起跳板前人的上半身和地面保持90°夹角,两臂与腿的动作保持协调,开展前后摆起,幅度有限。在助跑阶段,人的头部和躯体呈现90°夹角。在助跑起始时,人两眼望向地面,接着需要望向跳板,然后需要望向前端,在整个助跑动作中,应一直保持动作自然、放松,具有节奏感、弹性足,躯干重心提升,却保持稳定。
正确的起跑姿势能够促使水平速度增加,且为标准起跳提供支持。最初的姿势通常有两个:一是行进间起动:首先往前迈步,踩到起跑线后进行提速助跑或以慢跑、垫步等方式踩到起跑线后进行提速助跑。这一姿势相对自然,动作轻柔,不过缺乏平稳性。由于最初是慢跑,垫步阶段每次的第一步长都会调整,这必然会对标准踏板造成了困难。另一种是由静止状态进行起动,通常以两腿稍屈的“半蹲”或两腿前后站立的“站立”姿势为主,对此第一步的步长、速度调整幅度有限,能够增强助跑起跳的精准性。站在生理层面进行分析,对于后一种姿势而言,人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因为相继正诱导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兴奋增强,此对于提高助跑速度发挥积极作用。对于这种姿势而言,最先会出现紧张情绪,经过反复调整后,可逐步缓解紧张心理。当今世界最优秀的跳远运动员一般也都采用这种姿势,例如美国的刘易斯、南斯拉夫的斯特基奇,因此,在训练时应当提倡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
2 跳远助跑的距离和水平速度的相关性
合理的跳远助跑是影响助跑水平速度提升的一个关键要素。人们若要以最高水平速度来起跳,那么一定要确定实现最大水平速度的段落点,进而明确适合自己的助跑路距。按照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跳远组12人3年时间训练的数据表明,从静止到起跳,再到实现最快速度的时间通常是6s,这必然能够为明确助跑距离等提供数据支撑。实践证明,应采用分段计时的测定法来确定助跑距离,按照人实现最快速度的段落,并结合起跳确定起跳点。通过重复性的训练,对这一距离进行测量,接着再转移至跳远跑道上给予训练。助跑距离过长或过短,都会制约助跑水平速度的提升。通常人的助跑距离是34~36m,由14~16步组成。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距离是37~50m(女子是33~40m),由19~24步组成(女子18~21步)。不过,助跑距离的界定并非是固定的,一般是伴随着速度的提升而实现动态性地转变,不然提升后的速度在助跑环节往往无法实现高效地运用。因此科学地确定助跑距离,努力找出发挥最高水平速度的段落点是很重要的。
3 跳远助跑的加速方式和水平速度的相关性
3.1 逐步提速方式
最初步幅相对大一些,频率小,由于节奏持续加快,水平速度不断提升,最后频率达到最大值,后蹬力度大,水平速度慢慢地达到最大值,开始起跳。
3.2 积极提速方式
最初进行积极提速(以大频率的方式增加助跑水平速度),再转入自然跑踩上踏板前3~5步,然后提升水平速度,且实现最快水平速度。积极提速方式具备的优势包括:①积极提速跑的最初时段,机体躯干和地面的夹角最小。若要迅速改变静止状态,克服人体本身的运动情性,使运动尽快从抑制状态转入兴奋,这样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的速度。②积极加速以后转入自然跑,由此可以节省体力,为最后更好地助跑和踏跳创造有利条件。全程助跑是在水平速度相对快的前提下实现的,步频和步幅相对稳固,节奏感十足,躯干重心高,且平稳性强。③积极加速后转入高水平速度跑,由于有一个惯性的作用,可获得更高的跑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水平速度,这样对在起跳之前获得最高的水平速度是有利的。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福建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跳远组12名跳远运动员采用不同的加速方法作了对比(其中抽出4名),详见表1。
表1 采用不同的加速方法跳运成绩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孙毅和戴毅军的速度远远超过王吓海、王传舟,同时助跑的最后10m速度也达到最大值,不过跳远成绩不好。由此来看,其属于跳远技巧不到位造成的,更主要的是与他们所采用的不同助跑方法有很大关系。这说明跳远的助跑水平速度必须跟助跑的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不能盲目追求水平速度,应该考虑助跑技术特点,孙毅和戴毅军在助跑的最后时段尽管实现了自己的最快水平速度,却在步伐最大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必然会对最后四步的正常节奏带来影响,必然会对正常起跳造成阻碍,甚至会对跳远成绩带来不利影响。
4 跳远助跑水平速度的锻炼方式
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四大内容,即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助跑技术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上面几个部分动作的完成和水平速度的发挥。因此助跑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先决条件。由于这些特点,在思考如何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完全结合在一起,确定核心内容,方可促进跳远成绩的提升。增加跳远者的水平速度、力量等是运动员必备的一个关键素质,在培养这些素质期间,需要与跳远助跑技术锻炼全面融合在一起,由此能够形成最快的水平速度。增加短跑的速度能力,是跳远合理助跑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跳远助跑水平速度重要环节。因此在跳远中,必须进行大量的短跑训练,例如采用100m以内为主的各种短距离的加速跑,也可适当安排150~200m的速度耐力练习。这是发展最大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为了培养助跑的良好节奏性,更好地提高助跑技术,跨栏练习发挥较强的辅助功能,栏间跑的相对稳定对增强跳远者的助跑节奏感发挥积极作用。在锻炼期间,能够根据个人步幅的变化进行三步、五步等训练,并且跨栏的技巧有一定难度,务必要跨越较高的障碍物,这对增强跳远者的勇敢精神、果断能力、协调能力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助跑中,快速保持轻松的节奏对正确起跳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下面几种方法的训练对提高快速助跑水平速度能力的提高是有效。
(1)40~60m下坡跑练习:这是发展最大速度和快速助跑、提高水平速度有效途径之一。对跳远运动员在跳远助跑时,提升两腿转换频率、增强放松能力的一个最佳策略,也是摆脱速度限制的一个理想方法。不过在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促进下坡跑与平地跑的统一性锻炼。这样既能提高平跑段落的速度,又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训练效果,达到提高跳远助跑水平速度。
(2) 采用降低难度和提高难度的助跑方法:例如加大踏跳板的宽度。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在助跑中避免害怕上不了板的心理因素,克服跨大步的踏跳现象,使之能够集中精力注意助跑技术。或用缩小踏跳板宽度来提高助跑技术和踏跳的稳定性,通过难度大小的切换,有利于提高跳远助跑水平速度的发挥。
(3) 大强度的跳跃训练:采用大强度的单脚跳、多级跳、垫步跳等练习手段来增加支撑器官的力量,提高奔跑的步长,增大跳远助跑水平速度发挥。
(4) 发展反应速度:在训练中要尽力提高稳定性、灵活性与迅速反应能力,进一步促进兴奋和抑制的彼此转化。通过训练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协调性,有利于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水平速度的发挥。
(5) 进行快速助跑,一定要结合跳远助跑方法的特征、方式和要求等。由于跳远的助跑距离通常是30~50m,因此,在进行速度训练的过程中,一般是以30~50m为段落点,确保在50m范围内实现最快速度,增强50m的快跑技能。
5 结论
(1)跳远助跑水平速度的快慢,跟助跑的技术成正比。助跑技术好水平速度就快,助跑技术差水平速度就慢。
(2)跳远助跑的开始姿势,应当提倡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这更有利于水平速度的发挥,为准确快速踏板创造条件。
(3)从跳远助跑的技术角度来看,助跑的加速必须采用积极加速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发挥最高的助跑水平速度。
(4) 跳远助跑最后六步技术应将自然快速跑结合起跳技术的训练,作为提高助跑水平最重要的训练内容。
(5)发展快速的助跑能力必须考虑到助跑技术的特点、形式和要求。如果忽视了它自身的特点,发展起来的速度能力在跳远助跑水平速度中也得不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