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例滥用“卡哇”饮料患者临床分析
2020-10-22曾莞勇范妮崔超丹隋学琼郑燕纯郑洪波
曾莞勇,范妮,崔超丹,隋学琼,郑燕纯,郑洪波
(1.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广州 51040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 510095)
【关键字】GHB;临床表现;戒断症状;治疗
1 背景
“卡哇”原本属于四川拾藏实业有限公司,委托佛山一家公司进行生产的一种饮料,标注成分为“γ-氨基丁酸”,后经司法鉴定机构检测证实里面成分实际为国家一类管制药物“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ate,GHB)[1],在一段时间内酒吧及各类娱乐场所成为最流行的饮料之一,直至2017 年9 月国家全面禁止生产此饮料,但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定基础的滥用人群,虽然国内目前尚无“卡哇”饮料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但近两年全国各地警方查处的所谓“咔哇”原液案件或涉及滥用的个案仍层出不穷,提示滥用者仍可通过地下贩卖交易继续使用,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HB 的使用者非常年轻,很多在15~22 岁就开始使用,2013 年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调查显示GHB 的年流行率在1%[2]。
γ-羟基丁酸作为一种新型毒品,最初在19 世纪60 年代,由Laborit 及其同事首次合成。GHB 在国外被称为“Liquid Ecstasy”“Gamma-O”“Georgia Home Boy”“Mils”“Liquid X”以及“Liquid”,在国内俗称“G”“神仙水”或“液体迷魂药”,该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3]。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美国、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γ-羟基丁酸的滥用呈快速增长趋势[4],在境外它作为新兴毒品的泛滥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2007 年10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γ-羟基丁酸由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5],在中国大陆,只有在2017 年由赵志强等报道含γ-羟基丁酸饮料成瘾1 例[6],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自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已经收治7 例滥用含“γ-羟基丁酸”饮料案例,本文收集7 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卡哇”饮料滥用者临床症状、戒断表现,及治疗反应等,以期提高对这类物质滥用的警惕并为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信息。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收集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入住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卡哇”饮料滥用者患者资料7 例,符合ICD-10 诊断,使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依赖综合征或者精神病性障碍)标准。
2.2 方法
对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2.2.1 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物质滥用情况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史、职业、滥用的卡哇量、滥用时长、首次滥用的年龄、使用方法、有无其他毒品滥用史等。
2.2.2 主要的临床症状归纳,服用后的感觉、停用后出现的戒断症状。
2.2.3 治疗用药情况
2.2.4 住院时长及转归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如表1 所示:共收集“卡哇”饮料滥用者患者资料7 例,其中6 例饮用的是“卡哇潮饮”,1 例饮用的是“淘气(卡哇)”,均为年轻男性,已婚男性比例高。
表1 一般资料
3.2 滥用情况
如表2 所示:首次使用年龄均值为26 岁;滥用时长即从首次滥用至住院的时长,均值为20.71 个月;最近1个月平均每天使用“卡哇”饮料的用量为2 610.71 ml;最近1 个月平均每天使用“卡哇”饮料的频率为2.43 次;末次使用与住院间隔时间均值为19.53 小时;首次滥用的场所均为酒吧;有3 人合并使用其他毒品(包括泰勒宁、可待因、冰毒、摇头丸、K 粉),其他4 人未合并使用其他毒品;经常吸烟即每周吸烟不少于3 天,人数为6 人,不经常吸烟即每周吸烟少于3天或从不吸烟,人数为1人;经常饮酒即每周饮酒至少1 次以上,人数为6 人,不常饮酒即每周饮酒少于1 次或从不饮酒,人数为1 人。
表2 药物滥用情况
3.3 临床症状
3.3.1 使用后的药效表现
参照GHB 的作用[9],结合患者住院时病史采集描述:欣快7 人(100%),镇静3 人(42%),兴奋3 人(42%),幻觉(幻视、幻听):3 人(42%),感觉放松、无烦恼7 人(100%),短时记忆缺失4 人(57.1%)。
3.3.2 戒断症状
根据GHB 戒断症状的分期表现及程度[3],结合患者描述及临床评估观察:焦虑7 人(100%),失眠7 人(100%),激越5 人(72%),夸大妄想(2 人(28%),谵妄1 人(14%),听、触、视幻觉1 人(14%),心动过速3 人(42%),恶心3 人(42%),呕吐2 人(28%);另外1 人出现典型阿片样戒断反应(全身骨头痛、蚁爬感、出汗、流泪、肢体无摆放感)(14%),这是在其他文献中未曾报道的。
3.4 住院治疗用药情况
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检查:其中血常规异常(白细胞高)2 人(28%),肝功能异常(氨基转移酶)2 人(28%),心电图检查异常(心动过速)2 人(28%),肾功能异常(尿酸高)1 人(14%),尿检毒品筛查(吗啡、冰毒、K粉、大麻、可卡因)阴性7 人(100%),头部MRI 扫描结果存在异常(3 例提示半卵圆中心少许脑白质病变, 1 例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增宽)4 人(58%),无异常3 人(42%);入院后用药情况:苯二氮 类药物5 人(72%),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阿戈美拉汀、伏硫西汀)3 人(42%),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7人(100%),阿片类药物替代(美沙酮)1 人(14%)。同时由住院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动机式晤谈、团体治疗等)。
3.5 住院时长及转归情况
平均住院时长:(17.71±8.20)天,治疗效果:临床治愈(戒断症状缓解、HAMD<8 分,HAMA<7 分) 7 人(100%),出院3 个月随访保持操守6 人(86%),复饮1 人(14%)。
4 讨论
GHB 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剂,其药理作用机制与多种神经递质系统有关,主要作用GHB 特异性受体、GABAB 受体和多巴胺(DA) 能神经系统[7-8]。此外,GHB 还可通过胆碱能、阿片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发挥作用[9]。GHB 吸收迅速,呈双室模型,口服GHB 经胃肠道吸收好,血药峰浓度出现在首次服药后25~60 分钟,一般首次服药后15~ 20 分钟出现临床症状(包括短期顺行性遗忘、肌张力降低及欣快感)及脑电图(EEG) 改变,药物浓度峰值出现在服药30~60 分钟后,口服高剂量GHB 的吸收曲线为非线性,比正常剂量GHB,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延长及标准化药物峰浓度降低,GHB 能够通过胎盘屏障,也可以通过血脑屏障[3]。鉴于以上机制,GHB 可对记忆、体温调节、睡眠周期、情绪控制、脑血流及葡萄糖代谢等产生影响,如诱导低体温、引起delta 波和快动眼睡眠、扩张脑血管和增加脑部血流、降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10]。低剂量的GHB 可产生欣快、镇静、头晕、困倦、肌肉松弛等作用;高剂量的GHB,可引起欣快、幻觉、视觉障碍、无法控制的震颤或癫痫、肌肉松弛、恶心、呕吐、大汗、嗜睡、心动过缓、咽反射抑制、意识丧失、昏迷、呼吸抑制或暂停、短时健忘症等[9]。
本组7 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描述服用“卡娃”后能让自己放松、忘记烦恼、有欣快,甚至有些反映服用后的记忆缺失(不排除意识丧失),或者出现一些幻觉。与GHB 作用多神经递质系统的临床表现相符合;而在停止使用后戒断的临床表现,更多的描述为类似苯二氮类药物戒断:心慌、焦虑、失眠、激越、坐立不安,与董慧茜等人在新型毒品γ-羟基丁酸中毒、戒断的研究中戒断描述基本一致[3],其中1 例大剂量使用的患者则出现以类似阿片类物质戒断症状为主,这与GHB可作用于阿片能神经递质机制相符,同时国外的研究也表明GHB 使用者主观愉快感的影响可能由于其在GABA、多巴胺或阿片类受体的作用引起,GHB 可增强大脑皮质上的类阿片样物质的释放[11],因此在大剂量使用GHB 的情况下,可能产生阿片样效果,从而最终导致阿片样戒断反应;治疗上仍参考苯二氮 类药物戒断治疗为主,在处理精神症状时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仍然能较好改善精神症状,也暂时未出现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癫痫发作、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董慧茜等人在新型毒品γ-羟基丁酸中毒、戒断的研究中治疗的描述中抗精神病药物无效的推论有所不同[3];但与陈文浩翻译的外国文献提到的戒断治疗,采用苯二氮 类药物效果欠佳时可联合抗精神药物(奥氮平)一致[2]。鉴于本组患者大多数存在激越的情绪症状,加上失眠、焦虑,因此作者主张GHB 戒断采用苯二氮 类药物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具体的验证需以后更多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