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应用合理性分析

2020-10-22殷扬李慧侠张巽维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儿科处方

殷扬,李慧侠,张巽维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枣庄 277800)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因其药理作用复杂,若使用不当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如诱发和加重感染,引发胃肠道出血,导致骨质疏松、骨坏死,对儿童长期使用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及骨骼健康等。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1]。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现对我院2019 年儿科门诊使用该类药物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我院2019 年1—12 月儿科门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处方每月100 张,共计1 200张,对每张处方的临床诊断、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卫健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新编药物学》(第18 版)[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指南等为用药合理性评价 依据。

2 结果

2.1 糖皮质激素使用品种分布

调查显示,我院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使用品种数为5 种,多为单一用药,少数同时使用2 种激素。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2 种药物为地塞米松注射液(占42.82%)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39.03%)。见 表1。

表1 糖皮质激素使用品种分布

2.2 使用糖皮质激素处方的主要疾病诊断

在儿科门诊,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以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见表2。

表2 使用糖皮质激素处方的主要疾病诊断

2.3 糖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的1 200 张处方中有466 张为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多达38.8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和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见 表3。

3 讨论

通过对儿科门诊1 200 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处方的分析可见,虽然卫健委于2011 年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颁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也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进行了专项培训并加强管理,但我院儿科门诊在该药的使用上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3.1 适应证不适宜

我院儿科门诊存在大量无明确的临床适应证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虽然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呼吸道症状,减轻患儿感染早期的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及声音嘶哑等症状,但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糖皮质激素本身无抗病毒作用,却会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使感染扩散,因此糖皮质激素不应作为呼吸道感染的常规用药[3]。另外,对于一些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低热的患者,不根据病情需要,一味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给予“退热”,造成地塞米松注射液不合理使用居高不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不推荐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进行退热治疗,特别是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退热治疗。这是因为该药可在减少白细胞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反应的同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4]。究其原因,也存在不少家长在患儿反复发热的情况下治病心情焦急,主动要求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退热”,而医师也希望迅速改善患儿的病情,避免医患纠纷,明知没有用药指征也用药导致。发热的原因多且复杂,用药必须慎重,只有急性感染性高热且对解热镇痛药效果不佳的患者才在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普通发热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虽可快速退热、缓解全身不适症状,但却因免疫抑制作用,有使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扩散的可能性,使病情加重、病程 延长[5]。

3.2 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因用药量小、ADR 少,且具有可靠的疗效和易操作性,已普遍应用于儿科呼吸道相关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 年修订版)》[6]明确指出,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方法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 南》[7]也推荐以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为哮喘预防的主要给药途径,并强调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长期控制的一线药物。更有报道[8]显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因肺内沉积率高,其治疗急性咽喉炎比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见效快,并可缩短治疗时间。小剂量布地奈德可以改善患儿体内平滑肌细胞、溶酶体膜以及内皮细胞的稳定性,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和过敏介质释放,还可以对支气管物质的释放和合成进行抑制,可发挥抗免疫和炎症的作用。但是大剂量使用会引起皮疹、咳嗽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小剂量使 用[9-10]。但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儿科门诊有多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咽喉炎的患者仍采用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然而,《2017年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咽喉痛》中仅推荐为该类患者单次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咽痛,而非为其静脉滴注该药[11]。这说明临床医师对如何正确地根据病情合理选用糖皮质激素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仍存在误区。

3.3 其他用药不适宜现象

调查显示,儿科门诊应用糖皮质激素还存在日剂量过大或不足、用药疗程过长或不足以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现象。例如1 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仅为1 次量,疗程明显不足;另1 例幼儿急疹高热患儿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这样会造成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增加。说明部分医师对糖皮质激素的用法用量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掌握不足,建议临床医师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中的相关规定合理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 发生。

综合上述,我院儿科门诊的糖皮质激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儿科医师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适应证掌握不足,以及不能根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等。因此建议医院应继续加强对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的培训和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另外,对患者和公众开展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宣传,使其充分了解滥用激素的危害,对临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有积极 作用。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儿科处方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人间处方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