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高职院校积极心理援助策略

2020-10-22田凤娟牟翠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援助医学

田凤娟,牟翠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传染的危险区域,一旦有人被传染,就会造成心理恐慌和焦虑,甚至发展为心理应激或心理创伤,会给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安全隐患[1]。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2],倡导要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并出台了指导性原则。因此,面对突发性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建立心理援助机制,有利于医学高职院校的安全和稳定,能提高医学高职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面对疫情时的心理反应

2020年4月,随机抽取某地区两所医学高职院校学生33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发放在线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1份,有效率为97.3%。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等。结果显示,医学高职生的SCL-90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常模得分,面临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忧、恐怖和强迫等情绪反应[3-4],甚至会产生情绪失调及疑病等多种心理应激反应,见表1。

担忧与恐慌。新冠肺炎疫情不同于其他突发事件,其传染性强,弥散性大[5],每个生命个体都将可能成为受害者,加上新冠肺炎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都对新冠肺炎疫情表现出担心,产生恐慌、无望无助等负面心理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焦虑与抑郁。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健康的威胁,更残酷的是面对生存挑战,因此很多人表现出对自己或家人的生命焦虑和生存焦虑,表现为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严重者发展为抑郁。

强迫与疑病。由于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有些人就出现强迫性症状,表现为反复的洗手、消毒、测量体温等,怀疑自己也被传染的疑病现象,甚至出现了其他情绪失调现象。

表1 医学高职生SCL-90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的比较

2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心理援助相结合的依据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心理和特有的优秀品质,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强调对个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充分挖掘人本身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提升人类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6]。积极心理学对重大突发事件前后的民众心理有引导作用,因此,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心理援助也具有指导性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和积极体验,而激发学生固有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学校心理援助的目的所在[7],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一目的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谋而合。积极性心理援助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断变换的社会环境,理性保护自己,并利于医学高职院校的安全和稳定。

3 积极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积极心理的宣传和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手机电视等随时可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及最新进展,关于新冠肺炎是近期网上的热点,它的突然发生造成的停工停课,居家隔离的现状使得公众出现错误认知,人心惶惶,由于学生对新冠肺炎缺乏正确的认知,更容易造成他们的紧张、焦虑、担心及恐慌的不良心态,因此,医学高职院校要有效整合新媒体的育人功能,要在学校校园网主页、班级QQ群及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知识,提高学生们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疾病的特点、进展情况和防控措施,正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防控。

3.2 建立由学校、二级部门及系部、班级组成的体系化心理援助系统,进行协同化管理 学校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援助的制度或实施方案,确保疫情防控的正确导向,正确引导疫情期间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二级部门由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结合系部,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学生的心理援助提供保障,因疫情期间学生处于居家封闭状态,一旦遭遇心理问题无法面对面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积极开展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各医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充分利用信息媒体的方便和快捷性,建立学校心理互助共享联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员在遇到专业性问题时,可寻求共享联盟的督导和帮助,科学有效地解决实际困难。班级是学校开展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辅导员要联合班干部建立科学的班级心理援助预警制度,对医学高职学生健康及心理危机进行日监测、日上报,动态监控学生身心状况和心理危机发展趋势。

3.3 完善积极的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系统,不断增加医学高职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通过社会关系减轻心理应激,缓解内心紧张,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要构建积极多样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包括精神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等多方面[8]。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对应激源作出正确的认识、评价和积极的应对,学校要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策支持、信息及舆论支持的同时,积极关注心理筛查异常人群的心理动态,帮助个体渡过疫情关键期,积极适应环境,重建心理平衡。医学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心理咨询人员、同学和朋友等是学生情感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学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同学和朋友的作用,给予学生价值和情感支持,使其安全需要及尊重需要得到及时满足。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是个体得以生存的坚强的后盾,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依托,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为孩子创造温馨、和谐和民主的家庭氛围,能够为个体提供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通过积极情感和提供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教育感染孩子,培养其仁者爱人的良好性格,帮助他们度过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关键期。学校在进行心理援助时,要协同家庭,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强化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辅助条件。医学高职院校要营造和谐、宽松及向上的校园氛围,不断创造及优化人文环境。高职院校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育人的隐形功能,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精神粘合剂,能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激励学生朝气蓬勃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进而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学校要根据医学高职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要创建文明优美的校园,要不断加强班风、系风和校风。和谐的班级氛围,互帮互助、互亲互爱的同学关系能有效促进心理创伤的的恢复程度,系部及学校要开展一些提升心理素质的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3.4 充分挖掘医学高职生内在优良心理品质,增进其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要形成合力,提升医学高职生的仁义、幸福、韧性、自制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学校要制定或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让家庭和学生本人对目标有所了解,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并向着目标努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培养其优良的内在品质。家庭除了要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外,更要提供给孩子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克服过度保护和溺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鼓励其尝试成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积极和努力,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使人减缓或消除消极的情绪体验,医学高职生要发挥内因,发挥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公益讲座等,同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队心理辅导服务,引导医学高职生提高情绪的自控力,让其客观理智地认识自我,对自身优缺点进行客观分析,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悦纳自己,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并通过体育锻炼或回忆以往的成功,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高职生援助医学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医学、生命科学类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