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2020-10-22贺玉梅
贺玉梅
(山东省曹县磐石医院,山东曹县 274400)
LEEP术即高频电波刀手术,其为目前治疗宫颈疾病最为先进的治疗方式之一,有别于传统的电刀手术,其稍作改良,使得疼痛程度得以减轻,治疗效果得以提高,且手术时间短,能减少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作为女性常见病症,疾病如不及时加以治疗,有恶变的风险,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使得患者身心均受到严重损害[2]。采用LEEP术,可起到塑型的效果,使得宫颈粘膜外翻及肥大情况得以改善,还能防止宫颈出现恶性病变而漏诊的情况,而LEEP术式选择较多,不同的术式起到的效果不一,主要为宫颈环切术、深宫颈环切术及宫颈锥切术三种不同的术式,临床关于LEEP术式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3-4]。下面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LEEP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式,对比疾病治疗效果、宫颈塑形满意度调查情况及并发症,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经过实验学、影像学及病理结果得以确诊,所有患者满足手术指征,无宫颈恶性病变。排除存在宫颈恶性病变、精神类疾病及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患者均采用LEEP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式。浅宫颈环切术组(n=50):年龄下限值23岁,上限值65岁,平均年龄(44.45 ± 3.34)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7.78 ± 1.02)个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8例(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4例),宫颈糜烂32例;深宫颈环切术组(n = 48):年龄下限值24岁,上限值67岁,平均年龄(45.78 ± 3.28)岁;病程1~17个月,平均病程(7.56 ± 1.06)个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6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3例),宫颈糜烂32例;宫颈锥切术组(n=47):年龄下限值25岁,上限值69岁,平均年龄(46.15 ± 3.28)岁;病程1~16个月,平均病程(7.23 ± 1.11)个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5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2例),宫颈糜烂32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LEEP术治疗,选择UM-150A高频电波刀,指导患者取合适术位(膀胱结石位),对其实施常规消毒,采用阴道镜对病灶位置加以定位,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选择电切环,注意避开病变最严重的位置,如电圈尺寸太小,病变范围超过其范围,则需要分次补切,直至病灶位置完全切除。术后均采用电凝止血,将切除的标本做好记录,并送检,术后观察患者半小时,无创口渗血情况即可离院,叮嘱患者口服1周抗生素,并隔日使用一次阴道栓剂。
浅宫颈环切术:常用于病变程度较轻的患者,宫颈赘生物蒂位置浅的患者也可选择此种术式,切除宫颈组织深1cm,其直径宫颈病变外缘多出0.2 cm。
深宫颈环切术:常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宫颈肥大及宫颈赘生物蒂位置深的患者,切除宫颈组织深2cm,其直径宫颈病变外缘多出0.3~0.5 cm。
宫颈锥切术:常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或Ⅲ级的患者,转化区内移、病变范围深的患者也选择此种术式,采用锥形电极,切除宫颈组织深2.5 cm,其直径宫颈病变外缘多出0.3~0.5 cm。
1.3观察指标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无效:患者术后半年疾病复发,其病变残留经过病理学检查得以证实;残留:患者术后半年标本切缘为阳性,判断为病变残留;痊愈:患者术后6个月未复发。(2)宫颈糜烂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无效:患者宫颈糜烂程度及面积术后无变化,且症状无变化;好转:患者宫颈糜烂面积缩小在50 %内,但宫颈肥大症状仍存在;显著:患者宫颈糜烂面积缩小在50 % ~ 80 %之间,且宫颈肥大消失;痊愈:患者宫颈糜烂面愈合,无明显症状,患者恢复健康,重新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治疗有效率=[(好转+显著+痊愈)/总人数]×100 %。(3)宫颈塑形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宫颈塑形情况进行调查,满意:宫颈光滑、质软及弹性良好;不满意:宫颈口黏膜显露或外翻明显;宫颈狭窄(外口直径在3mm以内,无法顺利通过细棉签);宫颈松弛(无菌棉签通过是无阻力);宫颈变短(阴道穹窿粘连)。(4)并发症: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颈黏膜外翻、宫颈狭窄及宫颈松弛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软件系统中,治疗效果、宫颈塑形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行卡方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效果对比 统计学结果分析可知,浅宫颈环切术组、深宫颈环切术组及宫颈锥切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8.00 %、89.58 %及89.36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残留率分别为10.00 %、8.33 %及8.51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效率分别为2.00 %、2.08 %及2.13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效果对比(%)
2.2三组患者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比较 浅宫颈环切术组、深宫颈环切术组及宫颈锥切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00 %、93.75 %及93.62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宫颈糜烂改善有效率结果比较
2.3三组患者宫颈塑形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浅宫颈环切术组、深宫颈环切术组及宫颈锥切术组的宫颈塑形满意率分别为92.00 %(46/50)、95.83 %(46/48)及93.62 %(44/4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4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3个月,浅宫颈环切术组发生3例宫颈黏膜外翻的情况,发生率为6.00 %,深宫颈环切术组发生1例宫颈松弛的情况,发生率为2.08 %;宫颈锥切术组发生3例宫颈狭窄的情况,发生率为6.38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位置在宫颈上皮内,主要包含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疾病虽然未见恶性肿瘤的特征,但其可演变为宫颈浸润癌,如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疾病具有可逆性,但如果未及时加以治疗,疾病也具有进展性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浅宫颈环切术组、深宫颈环切术组及宫颈锥切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8.00 %、89.58 %及89.36 %,疾病采用LEEP手术,能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该种手术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病变位置清除不彻底,易遗留,使得疾病复发,需要行二次手术治疗,如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残留率分别为10.00 %、8.33 %及8.51 %,而导致此种情况可能与年龄及发育因素有关,年龄在45岁以上,病变深入颈管,切除的深度难以把控[6]。
宫颈糜烂是临床的好发病及多发病,女性深受此种疾病的困扰,其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见局部出血的情况[7]。本次研究中,浅宫颈环切术组、深宫颈环切术组及宫颈锥切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00 %、93.75 %及93.62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只要治疗得当,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宫颈塑形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叶颖学者[8]研究结果一致。当切除深度在20 mm以上时,易发生宫颈狭窄的情况,本次研究中,浅宫颈环切术组发生3例宫颈黏膜外翻的情况,发生率为6.00 %,可能与切除过浅有关[9],深宫颈环切术组发生1例宫颈松弛的情况,发生率为2.08 %,宫颈锥切术组发生3例宫颈狭窄的情况,发生率为6.38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后两组无宫颈黏膜外翻的情况,可能与实施手术后,再采用小环行电极伸入颈管,将颈管黏膜切除有关,与徐永娟等学者[10]的报道相似。
LEEP术即高频电波刀术,其在临床得以广泛使用,该种手术方式有别于传统手术,其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11],主要为浅宫颈环切术、深宫颈环切术及宫颈锥切术,但采用此种手术方式需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脱痂出血的情况,其主要由毛细血管断裂引起[12],术后及时止血即可,术后加强注意,不宜行剧烈运动,多卧床休息,以防再出血情况发生[13]。通常认为脱痂出血与切除范围有关,因此,手术过程中电凝的范围切忌过深及过大[14]。
综上可知,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取不同的LEEP术式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宫颈塑形效果,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因此,需要根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病变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