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影响病情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10-22唐力徐庆连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血糖值大面积高血糖

唐力 徐庆连(通讯作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安徽 合肥 230031)

大面积烧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发生烧伤后,患者可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导致代谢及身体各项功能发生变化。大面积烧伤患者极易出现创面延迟不愈、全身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并不利于临床诊治。目前,有关学者已经证实血糖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变化,及时监测和评估血糖值,有利于临床作出正确的诊疗方案[1]。因而,临床想要通过的规范的治疗,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的转归,及时检测血糖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特以我院2017 年8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例实施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研究对象为56 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以56 例患者年龄分为两组,分别是年龄≥14 岁(30 例)及年龄<14 岁(26 例)。≥14 岁组男女人数比为15:15;<14 岁组男女人数比为11:1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分别在治疗第1 天、治疗3 天、治疗7 天、治疗15 天、治疗20 天检测空腹血糖,同时对于存在高血糖的患者进行分析,评价危险独立因素[2]。

1.3 观察指标

血糖指标:以葡萄糖氧化法检测检测患者不同治疗时间内的血糖水平,分析血糖变化情况,检测时间为治疗第1 天、治疗3 天、治疗7 天、治疗15 天、治疗20 天,检测主要血糖指标为空腹血糖值(FPG)。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并发症为死亡、肝功能异常、败血症。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诱发患者高血糖的单因素及多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指标评价

分析表1 的数据可发现,两组患者治疗第1 天、治疗3 天的空腹血糖值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治疗7 天、治疗15 天以及治疗20 天的空腹血糖值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血糖与治疗时间的变化()

表1 两组血糖与治疗时间的变化()

时间 ≥14 岁(n=30)<14 岁(n=26) t P治疗第1 天 13.46±1.27 11.75±1.39 4.8096 0.0000治疗3 天 11.26±1.09 12.87±1.34 4.9569 0.0000治疗7 天 8.62±1.17 8.76±1.23 0.4360 0.6645治疗15 天 5.43±1.24 5.85±1.36 1.2086 0.2321治疗20 天 4.69±1.05 4.63±1.12 0.8960 0.3742

2.2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分析表2 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发现,两组死亡、肝功能异常、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

表2 并发症发生率表[n(%)]

2.3 单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病情可能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呼吸道烧伤、合并疾病、体重、烧伤面积等,其中仅后四项有显著性,P <0.05。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单因素量表[n=56,(%)]

2.4 多因素分析

呼吸道烧伤、合并疾病、体重、烧伤面积等均是影响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详细比较如表4。

表4 logistics 回归分析多因素量表

3.讨论

造成烧伤的原因较多,例如自然灾害、意外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对于烧伤的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面积烧伤属于临床重症情况,具有极高的死亡风险,及时救治成功,患者烧伤部位难免会出现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并不利于术后康复[3]。此外,发生大面积烧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以及交感神经激活,机体可大量释放炎性因子、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此外,患者脂肪以及蛋白质可迅速分解,基础能量消耗较为严重,从而致使患者发生高代谢反应。烧伤还可造成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液体可大量渗出,血容量迅速降低,致使发生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增加了应激反应,最终致使患者发生高血糖,影响预后。对此,临床应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糖监测意识,及时掌握血糖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第1 天、治疗3 天的空腹血糖值存在差异,P <0.05;治疗7 天、治疗15 天以及治疗20 天的空腹血糖值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死亡、肝功能异常、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 >0.05。分析该结果可知,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糖水平随着烧伤时间不断变化,其中,在治疗第1 天的血糖水平最高[5]。此外,年龄不同的患者其血糖指标变化同样存在意义。以14 岁为分界,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患者,体内血糖水平的增幅较大,该结果可能是,与成人相比较,儿童在发生烧伤的早期,更易出现蛋白质分解、高通气量、休克等情况,上述因素均可导致血糖快速升高[6]。

诱发患者出现高血糖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呼吸道烧伤、合并疾病、体重、烧伤面积等,其中,呼吸道烧伤、合并疾病、体重、烧伤面积等均是造成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烧伤患者内分泌调节与内环境紊乱均会引发高血糖,烧伤后机体可大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均能增加血糖生产[7]。高血糖可导致免疫球蛋白基化,引起液体免疫功能障碍,从而诱发感染,影响创面愈合。对此,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疾病的转归,通过分析诱发高血糖的因素,可及时掌控血糖,有效预防发生高血糖,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率,有利于改善预后。临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造成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生成增加,组织对于葡糖糖的利用率降低,发生烧伤后,应激反应致使全身能量储备快速动员,再次导致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分析结果可发现,烧伤面积越大,合并疾病越多,体重不正常、合并有呼吸道烧伤,患者血糖值越高,其关系为正相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情缓慢恢复,血糖水平也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8]。因而,临床可通过全面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来预测患者情况,及时监控血糖水平可促进疾病的良好恢复,可有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糖指标,有利于及时评估恢复情况,此外,还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改善,此外准确掌握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血糖值大面积高血糖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