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于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0-10-21陈永辉
陈永辉
【摘 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检查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均在脏层胸膜,CT平扫中显示7例患者的肿块边界光滑,1例患者边界表现为分叶状,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状;6例患者检查结果中密度较为均匀,4例患者检查结果中肿块中心存在低密度区域。8例患者采用对比增强检查后,其中5例患者表现为不均匀强化,3例患者表现为均匀强化,其中3例患者肿块中存在增强血管。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在CT表现中具有较强的特征性,能夠有效明确患者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胸部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083-01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瘤体主要起源于患者的胸部软组织部位,通常情况下认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主要是由于分叉树枝间质细胞突变所致,理论上来说,瘤体会出现人体的各个非间皮部位,但临床中多出现在患者的脏层胸膜[1]。本次研究了10例确诊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患者,针对CT检查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间的确诊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患者为基础,从中选出10例患者入组本次研究。使所有患者在性别比、年龄范围等一般资料相近(P>0.05)。具体情况为:10例患者中包含了7例男性患者和3例女性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为(46.26±8.75)岁。
1.2 研究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的层厚为5mm;层距为5mm。10例患者中,2例患者采用平扫的方式,其余8例患者采用平扫+增强扫描。使用离子造影剂,注射方法为1~1.5ml/kg,总剂量为30~80ml,采用高压注射液1.5~3ml/s进行肘静脉注射。
1.3 评定标准
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主要包含了患者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CT密度、增强扫描是否增强、增强的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患者的计量数据,计算结果则通过t值表示出来;以%表示患者的计数数据,计算的结果则通过x2表示。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值临界点为0.05,只要P值结果在该值以下(不含),就能够证明显著差异,其余情况一律视为无统计学差别。
2 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包含了多种排列方式:9例患者为免疫组免疫组化Vimentin(+) 、10例患者为CD34(+)、10例患者为bcl-2 阳性(+) ,8例患者为Sl00(-) 。
多层螺旋CT检查中显示所有患者病变部位均在脏层胸膜,CT平扫中显示7例患者的肿块边界光滑,1例患者边界表现为分叶状,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状;6例患者检查结果中密度较为均匀,4例患者检查结果中肿块中心存在低密度区域。8例患者采用对比增强检查后,其中5例患者表现为不均匀强化,3例患者表现为均匀强化,其中3例患者肿块中存在增强血管。
3 讨论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发生主要是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充质细胞,这种系统广泛分布在人体的结缔组织当中,因此理论上肿瘤也会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而根据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胸部孤立性纤维瘤通常发生在人体的胸膜组织当中,且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均有所不同,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瘤体侵犯占位的情况,而部分患者则没有特异性表现,这主要与患者肿瘤的部位、性状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关[3]。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生长较为缓慢,病情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均是在常规检查中无意发现。在本次研究中,其中2例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便是在常规检查中发现。8例患者存在着占位效应情况,在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其中1例患者由于肿瘤的部位靠近前纵膈胸膜,进而使得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脏压迫、胸闷、气喘等症状。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征,两者之间的联系密切。通常情况下,在CT检查中,患者的肿块主要处于胸膜部位,形态主要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与周边组织的边界较为清晰,少部分会出现粘连的情况,部分肿瘤会出现分叶的情况,但这种现象与肿瘤的良恶性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之后,患者肿瘤部位会出现轻度的强化情况,强化的时间主要在早期,以动脉期居多,少部分肿瘤也会存在高度强化的情况。这也是CT检查的主要优势所在[4]。在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的瘤体表现为血液供应旺盛,强化情况显著,静脉其的CT水平远大于动脉期CT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采用CT增强扫描之后,患者瘤体的强化程度与其中的胶原、基质等隐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CT检查优势的组织学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密集部位与血供旺盛部位的强化较为显著,反之则没有明显的强化,因此肿瘤多表现为强化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病灶大小、形态以及部位等多项因素,为后期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参考文献
王海亮, 阮圆, 黎良山, et al.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点[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 42(5):444-448.
陈宸, 何云锋, 张尧, et al. 多层螺旋CT与肾上腺静脉取血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定位诊断价值的比较[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9, 40(5):385-388.
孙敏, 罗彩华, 鞠斌, et al. 多层螺旋CT评价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22(8):65-66.
汪林, 姜增誉. CT和MRI在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15(12):1771-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