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教学上引导中学生写好读后感方法
2020-10-21安秀梅
安秀梅
摘 要:阅读常会伴随触动或启发,将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但如何写一篇高质量有意义的读后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谓任重道远。本文从教学角度,就如何引导中学生用合理思路写出读后感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读后感;教学引导;中学生
读后感类属作文写作教学,但它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只有掌握了读后感的写作要求,才能按照要求写出规范高效的读后感。参考教材、教参及课标要求,笔者认为,读后感有以下几点写作要求。首先,可适当引述。引述可以是直接引述,也可以是间接引述。其次,感受力求深入。读后感需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者层次来思考与表述。再次,读后感需要联系阅读积累以及生活经验,不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
基于以上写作要求,笔者经过深入思考,并查阅了诸多相关资料,认为要写出一篇好的读后感,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大方面付诸努力。
1 读是前提,感是关键
读好、读懂名著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如果学生连名著本身都没有认真研读,或者读而无感,人云亦云,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心得感悟。在写作思路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要先从读中寻找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只让学生自主阅读,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名著阅读的缘由,启发他们把这些缘由加以思考,深层次概括,或许就是一篇读后感的雏形。教学引导过程中,要告知学生写作读后感时文章中可以有适当的引述或者概括。比如可以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或摘录关键词、句或要点。但在读好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明白“读后感”的“感”才是写作重点,作文主旨应该是明确的。切忌读而无感或者读多感少。读的时候可以思考,将对自己有所启发的感想先记录下来,然后加以分析提炼。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感写作虽然可以适当引述原文或者原著,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切忌引述过多而“感”却较少,否則就会本末倒置,丧失了读后感写作的意义。
2 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感”的内容被引出后,就需要对此加以提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进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对此进行纵深剖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思路需要明确清晰,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力求用一个简洁的句子将自己最深的一个感悟明确表述出来。
3 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不能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强调读后感写作既可以从大处着眼,针砭时弊;也可以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并贯彻:“文章合为时而作”。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的生活气息,好的读后感应当有真情实感,应当能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读后感的教学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认真阅读思考。好的读后感写作教学应该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经验,又能使教师获得相应启发,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寻找共同的成长体悟。唯有如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杨梦醒.《四种策略突破读后感写作》,写作论坛.2013.
[2] 王春霞.《浅谈初中语文如何写好读后感》,中华少年.2012.
[3] 张书军.《纵向多重阅读—文学类课文教学的途径》,语文教学通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