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10-21陈自立

好日子(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

陈自立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学科的一线教育者尤为注重教学形式的转变和创新,更为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但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事事如意、件件顺心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许多的一线教育者的教学思维,仍旧很迂腐,始终认为,只有学生成绩上去了,课堂教学效率才得到了真正地提高。此种情形地存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都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注重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个性特征,给予高效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十分重要,关乎学生在未来成长道路上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容易沉闷枯燥,学生对教学的兴趣会大大降低。因此,如今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感兴趣内容,将知识点落实到学生身边,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

一、在道德与法治過程当中更新教学理念得作用

为了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过程当中的重分数,轻综合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教师就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道德法治理论知识情况之下,为学生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多样性的实践合作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养。教师可以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个性化理念、主体性理念,充分的将学生作为实践活动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设计。也可以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教师必须要树立开放性教学理念,为学生设置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引入开放式教学元素,科学组织开放性的时间探究活动。

二、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

课堂活动本身带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更为强烈。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分析学科的特征后,恰当地引入多元化的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不同的活动,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内心激情澎湃,更愿意去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与教学进行完美的融合,带领学生深入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想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与明白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生对课堂辩论赛活动的参与兴趣非常强烈,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功能,给学生播放关于网络影响的视频,丰富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思维,促使学生想到更多关于网络的信息。

(二)有效构建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弊端,在此情况之下,教师就需要以全县教学理念为指导,利用先进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转化复杂枯燥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利用直观的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也可以在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情况之下,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娱乐性、多元性、代入感的教学情境,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具体氛围之下来进行学习和探讨。在全面激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利用辩证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结合时事热点

尽管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且案例较为丰富,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仅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社会每天都在发生新鲜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道德要求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深化,实际上道德与法治隐藏于每一件小事之中,因此,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事热点,从当下热点事件中透视道德与法治的深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脱离教材中陈旧的事件内容,为学生渗透当下的时事新闻事件,并讲解其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使学生不仅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还能了解当下时事热点,关注社会现状,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上课前向学生讲述一则新闻:2019年3月30日四川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30名救火英雄牺牲,就在民众纷纷向救火英雄哀悼致敬的时候,贵州一男子却在网络发布了恶意评论,侮辱救火烈±。当地警方掌握信息以后将该男子抓获,并刑事拘留。教师在讲述完新闻后,可以向学生提问该男子的做法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最后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学生尊重英雄烈±,不得辱骂英雄,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四)开展合作实践教学

实践是验证知识和论证猜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性和共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在6~8人左右。充分的尊重小组当中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难度适中的这些目标,并为学生安排螺旋递进式的课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发挥最聪明才智来进行探讨和学习。也可以根据实际的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主题,也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具有多元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动员每个学生参与的活动当中,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尝试和实践。或引导学生借助教师、小组成员的力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并积极的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实践心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体制的日趋健全和完善,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从上述教学方法入手,认真地钻研教材内容,组织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找到师生共同喜欢的话题,灵活地开展教学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兆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1):49.

[2]刘小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2):29.

[3]张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探究[J].科普童话,2019(11):168.

猜你喜欢

更新教学理念改进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