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适应现状及对策

2020-10-21钟琴黄燕杨玲玲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

钟琴 黄燕 杨玲玲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出生對大孩心理适应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重庆地区301名中学生(初一至初三)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F检验等,了解其在二胎出生后心理适应状况。结果 经数据统计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在是否由父母抚养、父母陪伴时间长短以及家庭氛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大孩的健康成长,少部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引导。

关键词:全面二孩;大孩;心理适应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015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改变了许多原有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由于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心理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等,二孩的出现会给大孩的心理适应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探讨。

本次调查针对重庆地区中学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了问卷发放,通过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以期在“全面二孩”政策下,提高大孩心理适应水平。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于2019年9月对重庆地区中学生(初一至初三)进行问卷调查,总发放340份,回收301份,有效率为88.53%。其中,男生172人(57.14%),女生129人(42.86%);七年级112人(37.2%),八年级95人(31.6%),九年级94人(31.2%)。

1.2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关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由家庭基本信息和心理水平量表两部分构成。问卷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级、父母最低文化程度等相关内容。心理水平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共计27个题,采取“是”、“不确定”、“不是”三点计分制(是=1,不确定=2,不是=3),得分越低,表明大孩心理适应水平越高,其中,第6、7、8、9、15、16这6个题为反向计分。本问卷由被调查者学校进行自行发放。Cronbachs α系数为0.87,信度较高。

1.3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主要运用t检验、F检验。

2调查结果

2.1二孩政策下大孩(初中生)心理适应水平总体情况

问卷采用三点计分,以“2”作为理论中值,低于“2”表示心理适应水平偏高,高于“2”分表示心理适应水平偏低。心理适应平均分为1.53,低于“2”,这表明当前重庆地区初中生对二胎心理适应水平中等偏高。

2.1二孩政策下是否由父母抚养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存在差异

对是否由父母抚养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进行F检验。由表1可知,由不同人抚养,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在认知和情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和心理适应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认知和情感因子上,其中一个父母抚养的高于其他两组,在行为因子上都不是由父母抚养高于其他两组,在心理适应上其中一个父母抚养的高于其他两组得分。

2.2二孩政策下父母陪伴时间长短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存在差异

对父母陪伴时间长短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进行F检验。由表2可知,父母每周陪伴时间长短的大孩的心理适应水平在情感因子和心理适应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认知因子上,陪伴时间在 2-4小时以上显著高于4小时以上的大孩;在情感和心理适应上,陪伴时间 2小时以下的大孩心理适应程度显著低于4小时以上和2-4小时的大孩;在行为上,陪伴时间2小时以下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显著低于陪伴4小时以上的大孩。

2.3二孩政策下不同家庭氛围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存在差异

对不同家庭氛围大孩心理适应水平进行F检验。由表3可知,不同家庭氛围大孩对二孩在情感、行为和心理适应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情感和行为上,家庭处于一种冷漠状态环境下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显著其他两组家庭氛围的大孩。

3分析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各因子在是否由父母抚养、父母陪伴时间以及家庭氛围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大孩对二孩心理适应水平高低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 1.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2.亲子关系;3.家庭氛围。

3.1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

本研究对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做了F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孩对待二孩在认知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方面,父母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里,他们自己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对于手足情感的认知能力相对不高。另一方面,父母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本身就存在着独生子女的普遍缺陷,从小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根深蒂固。[1]

3.2亲子关系

本研究可知,都由父母抚养的大孩心理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大孩。这是因为其他两组的父母、大孩以及二孩三者之间缺乏了一起生活的经验以及直接的面对面接触,使得他们之间缺乏了两两间的熟悉以及情感的培养,尤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觉得因为有了二孩之后,父母分散了对于他们的爱,因此他们对于二孩的心理适应水平也就较低。

3.3家庭氛围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家庭氛围下大孩心理适应水平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家庭氛围对大孩心理适应水平是影响极大的。家长的道德情感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如果家长的人格存在缺陷或者道德行为缺失都会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受到影响。[2]

家庭环境会影响同胞关系质量。[3]长期处于冷漠家庭氛围中的大孩,没有关于父母友爱、家庭温馨的记忆,他们的心理更脆弱,对于自己身边新成员的到来,会自动生出一种防御心理,做不到真心的接纳。因此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大孩他们对于二孩的心理适应水平较差。

4对策及建议

4.1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外部环境的改变会让孩子难以适应,情绪发生波动。尤其是二孩到来前后,大孩在心理上不能适应,当父母接受到这些不良情绪后,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

在父母陪伴过程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4]通过了解大孩关于二孩的看法,对出现的消极思想和情绪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大孩处理不良情绪。如当大孩处于不适状态时,父母要换位思考,用孩子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绪交流时,多与孩子身体接触,在面对孩子错误时要有充足的准备。这样,不仅加深了亲子间的关系,也为大孩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了基础。

4.2父母保持良好情绪 ,构建温暖的家庭氛围

父母在二孩到来之际,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大孩体会到家的温暖,为二孩的到来打好基础。

首先,父母帮助大孩适应角色转换。当家庭迎来二孩时,家长要帮助大孩认知新角色,找到家庭新定位,并从生活中小事教会他们应对方式,从而更好适应二孩带来的变化。父母在照顾好二孩的同时,要顾及到大孩的心理情绪变化,不能因此忽略大孩的需求。

其次,父母重视言传身教,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前,应先进行自己提升,增强个人文化素养。[5]在家庭氛围的构建中,父母双方应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避免在大孩面前大吵大闹或大打出手,这些行为会给大孩带来心理阴影,甚至效仿。

4.3学校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大孩对于二孩的心理适应不仅依靠家长,还需要学校教师的通力协作。

首先,加强专业心理老师人才队伍建设。当前许多中学的心理辅导教师极度缺乏甚至没有,有的也只是由科任老师兼职担任,学生出现心理症状之后得不到引导。引入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医疗人员,提升學校心理教育人才队伍的专业性,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切实解决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教育的成效。[6]

其次,开展相应的心理活动。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团队辅导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针对当前的二孩问题,心理教师可以让非独生子女和即将非独的学生一起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同学分享感受,以此促进独生子女对二孩到来的心里接受,适当鼓励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参与其中,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被关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钟慧萍.大孩与二孩奶酪之争:现状调查及相关心理问题分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6(6):36-38.

[2]李天勇.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甘肃教育,2018(7):33.

[3]陈斌斌、王燕.二胎进行时: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6.

[4]周念丽,乔环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家庭第一个孩子面临的心理挑战[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8):570-573.

[5]李荔.迎接二孩不应忽略“大孩”的心理变化[N].光明日报,2016-01-30(10).

[6]于志英.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02-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成果,批准号:XZMYYJS2020034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生育成本与收益分析
“全面二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浅析人口红利与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还缺点什么
“全面二孩”时代:更应关注儿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