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宵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2020-10-21李积孝王桂英

好日子(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培养应试教育创新人才

李积孝 王桂英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近年来关于应试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损害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真正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讨论,一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本文将通过大量的文献对比阐述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及其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得出了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应只强调分数以及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议采用的方法等结论。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造力、应试教育、创新培养

一、引言

创造力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前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显赫成就的人才,都有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就是能够敢于标新立异、除旧更新、勇于创造、大胆革新,才能够对前人未发现的问题予以发现,对前人未解决的问题予以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所以我们展开对创造力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们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突破,使我们意识到创造力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大量的创造力文献对比,总结出了创造力的基本概述以及如何在学校中进行培养,因为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学校是其培养各种能力主要场所,我们应从学校、教师、学生本身三个角度来通过体制的完善、思想的转变、积极的参与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创造力的现状分析

真正的智育并非知识的传授,而是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的启发和点燃智慧,是理解人生和社会,也是对事对人的处理方法,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不存在标准答案,但是应试教育为了对考试的“公平性”予以保障,全国同龄的学生必须基本相同模式的学校进行学习,其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教学方法也基本一致。即使是论述题、简答题,也有明确而具体的评分标准。比如红红的花朵想红彤彤的脸庞,像太阳就是错的,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进死胡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标准一致的生产线必然能够生产优质的器件,但是统一标准塑造的人才并不一定的好的人才。教育最应该对学生探究和怀疑的精神进行培养,对其辨别、比较和思考的能力予以培养。应试教育与之做法截然相反。

三、学校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3.1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校要想对学生创造力進行培养,就必须对教育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借助学校教育文化的改造,对富于创造性特质的学校教育文化进行传递和生成,对学生文化力予以提升,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彩色富有创造力的一流人才。对创造性特质的文化力内涵予以深入的理解,对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予以正确的认识。文化与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文化的基础是知识,但是支持并不能认为是文化,应当对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予以正确的理解,当前时代文化性质的深入分析是最关键的部分。现如今,我们处于富有创新的时代,而且是文化变革、碰撞和交融的时代。学校教育在这一时代文化的背景下,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予以批判,而且还需要对未来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变迁予以结合,在学校文化体系中纳入创新性文化,学校教育使命应当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综合和优异的文化力的现代人。这对我国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有很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3.2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对较沉重的压力有所抱怨,还需要对学业繁多的要求任务予以完成,导致其创造性教学实施的时间不够充分。就当前现状可以看出,只有自发意识才能够让教师的观念转变为行为,相应程序性只是和明确自主引导的缺乏必然会阻碍教师教学行为落实正确的观念予以阻碍。假如,教师认为能够培养创造力,那么就会对学生创造力发展有所促进的有利条件进行努力的创设;假如,教师对遗传决定论的观点予以持有,那么就不会对类似积极行动予以此采取,不自觉的就会流露出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利影响。教师对创造力不重视必然会在课堂中,对创造力给予不支持的态度。假如,教师恰当理解创造行为有所缺乏,那么教学中对开放性思维的压制和顺从比较强调,必然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利的支持条件必然不能给予提供。学生的学习并不只能局限课堂中,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宽能够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实现,属于学生施加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形式。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发明创造小组活动的,表现出更好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针对课堂组织形式来说,科学分组的方式能够形成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必然受到创造力人格和创造力思维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创造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教育体系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尤其是应试教育只强调分数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而21世纪我国的持续强大又十分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要在学校教育中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出发,重视起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Mednick.S.A.Theassociativebasisofthecreativeprocess.PsycholosicalReview,w,1962,69(3):220-232.

[2]张浩.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1.

[3]田友谊.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06-113.

猜你喜欢

创新培养应试教育创新人才
浅谈常微分方程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联系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