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2020-10-21田晓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9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运用方法乡土资源

田晓彬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地理被赋予了更多的教学要求及意义。其中包含的乡土地理资源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乡土资源巧妙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此运用效果进行赏析。

【关键词】  乡土资源 高中地理 运用方法 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090-01

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所有学科基础。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下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我国高中学生缺乏地理实践能力,教材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为了改变现状,本文针对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以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实际能力。

一、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特色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构成了地域独特的风情,且万千的地域特色构成了中华民族汇聚一堂的中华文明。由于时代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导致高中生学习任务重,没有机会与时间去了解家乡特色地域文化,所以中国特色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变的岌岌可危。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发扬自己家乡的特色地域文化。

(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激发人的兴趣。”针对抽象的高中地理知识,融入一些学生熟悉的元素,激发学习兴趣,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将乡土资源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地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性,很多地理活动无法开展,若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将乡土资源引入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综合思维,巧妙运用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教学是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模式,将其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学生从整体角度,结合实际生活全方位认识地理环境。通过把乡土资源作为教学素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二、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巧妙运用乡土资源

为让学生理解抽象性较强的高中地理知识,需要教师巧妙运用乡土资源进行生动直观的知识讲解,乡土资源能够拉近地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既帮助学生了解发扬家乡特色地域文化,又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如学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举实例讲解知识点,仿照书中说的,“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田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牧场”,教师以当地种植农作物举例并结合当地特色地域文化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点。通过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元素,可以让学生如蜜蜂般完美吸取地理知识的甘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习兴趣,巧妙运用乡土资源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设置一些互动问题,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最熟悉的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所生活地区,回答相关问题“1.在地图上找到当地大型商场所在位置2.分析这些商场形成的区位条件”通过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把实际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有何影响。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元素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三)开展实践教学,巧妙运用乡土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教学互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巧妙的利用乡土资源,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比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时,为了探索城市热岛效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郊区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季城市气温比乡村高,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搜集资料结合实践活动感想,认识城市热岛效应并总结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自身感受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通过乡土资源与地理知识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归纳及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举一反三,巧妙运用乡土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思维则是立身之根本,作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所在地的特点掌握知识点内容,并在原有基础上举一反三,运用已学到的地理知识探索出其他地区特点。如学生所在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及矿产资源条件如何,在此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是怎样的?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分析,发散思维对另一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相同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对比,总结出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这样不仅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又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中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是必要的,这一形式促进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围绕课本知识,合理巧妙地运用乡土资源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丰富学生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林国鑫.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3):61-62.

[2]苏燕萍,郭国金.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地理教學,2020,(1):46-47,26.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运用方法乡土资源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小图标,大用途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